我们建议:
一是加强资金统筹,实现“老有所保”。建议市政府要以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增长机制为基础,提前筹划建立稳定可靠、多层次的养老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各类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慈善捐赠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二是加强服务提升,实现“老有所靠”。力促公办养老机构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升;加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和管理,推广和完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构建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养老网络全覆盖;加快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依托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有网络资源,积极开展老年人居家呼叫系统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应急等多种需求的呼叫服务。同时,要加强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妇联的组织和服务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实现“老有所养”。
三是加强医疗保障,实现“老有所医”。乡镇一级卫生院应建立农村老人与医护人员的联系卡,使老人能够做到“病有所医”;在农村老人中加大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定期对农村老人开展健康检查;要提高国家对农民参保补贴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逐步提高医疗报销比例。
四是加强精神慰藉,实现“老有所乐”。通过舆论宣传、评选“孝星”、签订养老协议等形式,促进青壮年思想上尊老、敬老,行动上爱老、尽孝的落实。通过组织茶话会、座谈会、慰问以及各类文体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通过提供老有所为的展示平台,积极引导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