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强势推进增动力。2018年,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100个,计划总投资超260亿元。
2、招商有力出成效。共派出招商小分队650批次,拜访企业1120家,洽谈对接项目568个,签约合同项目140个。组织20多家企业赴缅甸、菲律宾拓展市场、转化产能,签约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合作项目8个。
3、措施得力促转型。全年共对146个项目进行会商,否决16个。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飞地”政策的实施意见》,以考核任务指标倒逼资源优化集聚。
二、对策与建议
1、发挥优势,全力推进项目招引。一是要加强信息捕捉。要善于捕捉国内外产业转移信息,以及省、市产业扶持倾向。二是要加强针对招商。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平台优势,打造高邮特色的招商引资“磁力场”。三是要加强跟踪落地。定期收集资源、统筹调度,开启智慧招商之路,各地形成“飞地”常态化。
2、多策并举,着力破除资金瓶颈。一是全力争取国家建设资金。二是努力吸引外来资金。拿出好项目,营造好环境,尽可能延长招商触角,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三是积极争取信贷资金。通过国有资产集中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四是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精神,放开市场准入条件,拓展民间资本发展空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非限制类的投资领域。
3、统筹规划,全力保障项目用地。一是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二是用足用活优惠政策。三是盘活存量土地。
4、超前谋划,全面做强平台载体。一要做大做强园区。完善园区设施配套,加强企业服务、金融、商贸、娱乐文化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二要结对共建乡镇。三要利用现有平台。用好我市现有开放平台,发挥行业协会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为我市产业发展指方向、明思路。
5、创新机制,严格项目管理考核。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会商、落户预审及协调推进制度。建立健全常态化跟踪督查管理机制,狠抓项目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