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1月2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备而上”之我见
  □  市界首小学  陆佳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我们老师而言,上好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在这件事情中的“预”和“备”指的又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当然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

  一、集体备课与个人复备相得益彰

  我校目前采用的备课模式是先集体备课,再进行个人复备。目的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复备中彰显个人的教学魅力,以达到课堂的最优配置。集体备课时应充分讨论生情、班情,认真解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也可以针对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合理划分课时,使课堂教学密度均衡。而个人复备则是要先仔细阅读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设计,再根据个人的教学特点和见解组织教学。所以每次个人复备时,笔者都会在参考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到网上查阅多种优秀教案,再进行思考整合,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之前再拿出来浏览一下,以便准备得更充分。

  二、教师情绪与课堂效率紧密联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生活中也难免会有不如意之事,但是不管怎么样,既然要上课了,你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以最佳的状态走进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更好地发挥语言魅力。教师语言是平淡无奇还是绘声绘色、抑扬顿挫,抑或故设疑阵,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课堂的效率。比如在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需要抑扬顿挫、感人肺腑的煽情语言;而在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教师又要用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语言。只有把学生真正带入了文本的情景中,课堂40分钟的效率才能提高。

  三、“有备而上”与“有背而上”不能划等号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笔者怕课堂出现冷场,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把教案好好地背一背,可是一旦当学生没有像预料的那样,笔者就会变得慌张,有些不知所措,显然,这样的教学效果好不到哪去。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笔者渐渐明白了,教师备课时既要想好大环节,也要考虑到细微的小环节,这是很有必要的。然而课堂教学的现实与教案总会存在一些差距。毕竟课堂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双边互动形成的,教师上课也没有必要完全按照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反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说说笑话,讲讲案例或者小故事,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但这些也都是要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用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切不可天马行空、东拉西扯。比如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电视剧《宝莲灯》来感受沉香、二郎神的人物形象以及沉香救母所付出的艰辛。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报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7版:专版
   第18版:专版
   第19版:专版
   第20版:专版
   第22版:专版
   第24版:专版
   第25版:专版
   第26版:专版
   第27版:专版
   第28版:专版
   第29版:专版
   第30版:专版
   第32版:专版
   第34版:专版
   第35版:专版
   第36版:专版
   第37版:专版
   第38版:专版
   第39版:专版
   第40版:专版
老课文是常青树
“有备而上”之我见
给孩子一双发现数学美的眼睛
我的爷爷
王爷爷,我真佩服您
给爸爸的一封信
那一次,我真惊讶
高邮报教育园地06“有备而上”之我见 2019-01-24 2 2019年0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