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睫毛边上的风景
  □李旭光 

  家乡,近年来又开发了一处芦苇荡湿地公园,就坐落在西湖畔。我所称谓的西湖,其实是家乡的高邮湖。它悠闲地躺在我镇西侧,很宽阔!与大运河相隔。为此,我们这儿人管它叫西湖。偶有一机会,邀远方朋友一起游览。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这风景就在家门口,连自己都没有欣赏过。它的美,如睫毛边上的风景,驻足眼边,却无暇顾及呢!

  去过杭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湖,也免不了去家乡的高邮湖。但当时很小,也谈不上什么欣赏,不过都是水。难怪我们高邮籍的大作家汪曾祺曾写道,“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这水有什么看头呢?然而古镇历史悠久,不少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墨宝,带着诗人的意境,我们走进了芦苇荡湿地公园。耳目所接不仅是灵动的水,还有跳跃的鱼虾,扭着舞姿、晃着小脑袋的芦苇,穿梭苇间的鸟类,还有辛勤劳动的渔民……

  来湿地公园,是一定要看看芦苇的!瞧!那大片大片芦苇长得恣意茂盛,似乎捋着胡须在思忖;又似乎蘸墨轻点。空腹的芦苇不正是一支支有思想的灵魂在吟诗作画?芦苇荡中分开许多水道来,河流不正是长出明亮清澈的眼睛吗?它们是看万亩的芦苇那壮观与秀美?还是用它那微笑神情看我们呢?

  芦苇长得很高,我们的旅游艇似乎在它脚下绕来绕去。触手可及的是水,还有毛茸茸的嫩绿苇叶。司机驾驶水平很高,游艇昂起头直冲前方,打着S形的路线,惊心动魄!一侧水浪被迅速拉起一碧绿的屏来,裹着水草气息掺和着鱼腥味道。浪水也试想着抱抱河道两旁芦苇的腰,但又很快地松下温柔的手。一会,游艇被司机驯服,变乖了,匍匐前行。艇尾拖着一条白花,“咕咕”的闷响从水层里带着一些水草碎沫泛上远去。夹道欢迎的芦苇们渐近又渐远!

  惬意的心情在消受着,不知不觉就来到园中央。码头是用许多木条拼起而精心设计的。四周岸边有许多垂杨柳,它们的头发很长,有已沐浴在水里的。风起柳条而飘,如一团团绿色的烟雾在水面旁翻腾。近处甲板上一鲤鱼从水里蹦上来,红色的尾巴使劲地拍打木板作响,没几下又回水里去了。借此美景做背景,我们站好两排一起合个影。每位游客的心里都盛满愉悦之情,兴奋和感叹!听到最多的是“美呀!”“我想留下来了!”

  登高望远是园中一大特色。风格各异的三个主心塔台高高竖起,为我最喜欢的是钢管柱子、铁板搭铺、不锈钢扶手而建造。我们一行顺着扶梯围绕上去,约四层楼高。骨感型的塔更让我们有福鸟瞰湖景,一望无边,水天一色!远处的一些渔船似乎在来回蠕动。真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啊!深呼吸着清爽的空气,呼出日积的不快,忘我地静静欣赏!湖与天之间,可是鸟的天堂呀!看!白鹭、鸽子,漂亮羽毛的野鸡、野鸭,还有捕鱼的鸟等等,它们上下翻飞抑或降落芦苇间栖息。忽然,近处一鸟闪电般扑下水面,啄起一条鱼,带着晶莹的水珠,腾空而去。

  家乡确实很美!纯朴的大自然风光,天然的氧吧,这睫毛边上的风景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地珍惜欣赏、细细品味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盂城驿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7版:专版
   第18版:专版
   第19版:专版
   第20版:专版
   第21版:专版
   第22版:专版
   第23版:专版
   第24版:专版
   第25版:专版
   第26版:专版
   第27版:专版
   第28版:专版
   第29版:专版
   第30版:专版
   第32版:专版
   第33版:专版
   第34版:珠光豪庭
   第35版:专版
   第36版:广告
静水流深
八天弟子
“吃轮伙”
睫毛边上的风景
高邮报盂城驿05睫毛边上的风景 2013-10-18 2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