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聚高邮 智享未来
全力以赴打造数字化改革“高邮样板”

  高邮市数据局

  2024年,市数据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坚持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两手抓”,坚持高质量发展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双提升”,努力以“数据”引领新质生产力培育、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数字化改革“高邮样板”。

  2025年,市数据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上台阶”的奋斗目标,紧扣“扬州领先、省内一流”的定位追求,突出数据根本、强化数据赋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和创新引擎作用,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加快建设“数字高邮”新局面。

  一、高标准完成机构改革工作。挂牌成立高邮市数据局,组建高邮市大数据发展中心,召开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暨“免证城市”改革推进会,启动编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2024年数字高邮建设工作要点》《高邮市“免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试行)》《高邮市首席数据官制度实施方案》,成立数字高邮建设工作专班和三个专项工作组,邀请董学耕、廖运发等多名国家级专家学者来邮指导,创新开展“数据讲堂”,充分利用“专家授课+业务分享+导师帮带”等形式,不断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数字化素养和专业化能力。与此同时,高频对接省市数据局,寻求业务指导和帮助;精准对接省内外数字化改革走在前沿的先进地区,广泛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主动对接各部门单位、乡镇(园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共同推动数字化改革的浓厚氛围。

  二、全方位开展数据攻坚行动。开展全市公共数据资源调查摸底工作,目前全市36家部门单位在用信息系统201个,结构化数据资源234条,非结构化数据资源68条。初步形成《高邮市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责任清单(2024年)》,依托扬州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发布数据目录524个,挂接资源目录树219个,累计提供数据约1255万条。大力推动苏在线“数据直达”工作,向省申报39个业务数据接口,接入216类电子证照接口,实现民生类事项数据共享使用4.8万条。统筹管理数字政府项目,探索建设信息化项目全要素管理平台,与财政部门共同做好列统项目的审核与资金把关。完成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以及各部门单位自建的存量信息系统等信息化项目迁移整合,政务云一期、二期云资源使用率分别达100%和36%。全市42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常态化开展数据安全检测、风险评估、攻防演练,推进电子政务网“一机两用”,着力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三、集群化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围绕唱响“数字产业 ‘邮’此出发”园区品牌,树立“创业、创新、创造”发展理念,以“S333科创走廊”、软件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带多园”重点板块为重心,构建高邮特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聚焦“511”产业链发展,引领带动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网联”。稳妥推进4家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完成10个数据产品登记,获得融资授信2400万元。高邮鸭蛋、高邮大虾、盂城驿景区等具有高邮特色的数字化产品在深圳市数交所上市,以农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将数字经济产业招商纳入全市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季度赛考核,悦港集团智能终端产品制造、森特智能科技光纤传感器制造等27个数字化产业项目落户高邮。牵头推动县域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深圳华南数字产业集团与我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通新通道、拓展新空间、塑造新业态。

  四、多领域探索“免证城市”试点。以数据赋能高效政务服务,2024年8月,在全省率先启动“免证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聚焦6类民生服务领域,全市已建和在建25个“免证”应用场景,初步形成扫码乘车、便捷就医,相关消费“一键付”;教育报名、不动产审批,材料信息“一键填”;保险、养老服务,免证事项“一键办”;社会治理,精准执法、智能服务“轻松享”。此项工作被列入扬州市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榜单,目前,全市实现依法取消事项14项,实行承诺告知制事项54项,涉及材料122个,证明线上开具14个,可共享电子证照216项,部门核验证明21个,实现办事材料减少50%,月均“免证办”业务量超3000件次。

  五、一体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数字赋能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三化”建设,不断推动“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服务模式向镇村延伸,切实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涉及企业和个人的29项“一件事”,公开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完善窗口设置、加快推进平台上线,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现场观摩活动,确保“一件事一次办”在高邮落细落实。全面推行“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试点,117名基层窗口人员可在线办理涉及社保、医保、民政、卫健、税务等3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初步实现“网络通、用户通、应用通、数据通”。开展综窗人员统一配备和职业化发展试点,出台全市政务服务办事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方案,推行政务服务办事员等级认定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质效。公开透明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目前完成进场交易项目383个、实现交易金额71.6亿元,退付28个工程项目56家投标企业保证金831.8万元,105个工程项目245家企业使用电子保函、减少企业资金占用8021万元,应用信用承诺函4352笔、减少企业资金占用5.77亿元,14个应用场景累计使用数字人民币18.87亿元。精准高效服务企业项目,建立进一步深化列省列市重大项目“一对一”审批代办服务机制,开辟“一企来办”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成立“511”产业链红色帮办代办队伍,上线运行全市重大项目审批代办服务数据系统,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服务行”活动和“一企来办”大走访。全年完成代办服务超3万件次,办理项目1006个、总投资497.14亿元。

  六、常态化抓好两大考核指标。聚焦高质量发展考核,紧扣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考核指标,召开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组建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促进工作专班,出台《全市乡镇(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高质量考核细则》,明确各乡镇(园区)2024年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期目标,定期分析研判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情况,开展局领导班子挂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活动。截至2024年3季度,我市共有356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入库,位居扬州第一;营业收入399.19亿元,位居扬州第一,同比增长16.6%,位居扬州第二;利润总额7.37亿元,位居扬州第二。扬州反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为好等次。聚焦营商环境评价,紧扣5大牵头指标,定期分析研判指标进展情况,在巩固好优势指标基础上,重点提升数字化转型等新增指标,营商环境创新案例报省1例、扬州市8例,位居扬州前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两会特刊
   第05版:两会特刊
   第06版:两会特刊
   第07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第09版:两会特刊
   第10版:两会特刊
   第11版:两会特刊
   第12版:两会特刊
   第13版:两会特刊
   第14版:两会特刊
   第15版:两会特刊
   第16版:两会特刊
   第18版:两会特刊
   第20版:两会特刊
   第22版:两会特刊
   第30版:两会特刊
   第31版:两会特刊
   第32版:两会特刊
数聚高邮 智享未来 全力以赴打造数字化改革“高邮样板”
高邮报两会特刊11数聚高邮 智享未来
全力以赴打造数字化改革“高邮样板”
2025-01-07 2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