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开启了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征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坚持“为民、靠民、惠民”的理念,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在2018年度扬州市文明城市测评中,我市位列县市第一。
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创建。建立健全市领导领办创建重点难点事项的工作机制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双月点评会制度,制定出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创建工作计划》《长效管理考核办法》以及《奖惩办法》,调整完善各部门单位网格化进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实施方案,修订公布《高邮市民守则》和《市民文明行为10条》,构建了高位指挥、市镇联动、部门协调、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创新公益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全方位、立体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等主题宣传,重点打造了市河、大寨河、腰圩河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以及月塘花苑、公园小区文明城市创建示范小区。组织文艺界人士自主设计、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高邮元素、地方“风味”的公益广告作品,以书法、摄影、漫画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在公交车、出租车、公交站台、广场、街道等各类城市空间开展公益宣传。机关部门、乡镇园区、村(社区)依托道德讲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讲堂学习内容。我市公益宣传氛围浓厚,融于市民生活场景,达到入脑入心的宣传效果。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完善设置中山路、琵琶路、通湖路、文化宫路等路段的盲道,科学改造北门酒厂、佳和路停车场,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汇富酒店南侧立体停车场,大大缓解了部分路段市民停车难问题。新建的新华农贸市场全面投入使用。加装了道口遮阳棚、建行岗等道口人脸识别系统和语音提示系统,有效杜绝了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等交通不文明现象。城区主要道路垃圾桶更新换代,垃圾分类投放、公共厕所改造升级、楼道主题文化建设、城中村改造、背街后巷修缮、停车场地建设、城市河道治理等系列举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邮城增添了一道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实现聚力创建,提升市民素质。市人大专门听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并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协开展“从我做起、为文明创建助力添彩”系列活动;市委统战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统一战线在行动”活动;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晒家谱、明家训、传家风、倡文明”大型展览活动;举办第七届“道德模范(高邮好人)”评选和颁奖礼活动,组织“道德模范(高邮好人)”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宣讲活动,扩大道德模范的社会影响力;举办“文明礼仪进家庭知识竞赛”活动,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文明礼仪入脑入心;新闻媒体开展“创文明城、做文明人”为主题的“除陋习、树新风”大讨论活动;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好司机”评选活动。
开展专项整治,坚持常态长效。加大“门前四包”、户外广告、野广告、占道经营、流动摊点、校园及周边环境、小餐饮店等专项整治力度,并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市容市貌和城乡卫生环境。开展道路交通秩序、道路交通环境、文明交通等专项整治活动,逆向行驶、横穿马路、越线停车、机非混行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机动车礼让行人逐渐形成自觉。持续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质。开展了遛狗管理、河道治理、小区管理等专项治理行动。
深化“五大创建”,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同时,强化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五大创建”,进一步将各类基层创建活动做实做深做活,全面形成城乡联动、共创文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推进志愿服务,弘扬时代新风。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记录、培训管理、激励回馈、志愿者嘉许制度。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了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7支志愿服务分队、13个乡镇园区志愿服务支队。到2018年底,我市注册志愿者人数34887人。在重大节庆、重要时间结点,开展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开展“文明高邮·温暖新春”“学习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为主题的“七彩志愿社区行”活动。
强化道德教育,文明从“苗”育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文明养成从“苗”育起。召开全市深化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全面启动“小手牵大手、共建文明城”活动;深入推进八礼四仪“微课堂”教育;深化拓展“闪闪红星”志愿服务特色项目;扎实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萤火虫行动”和“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广泛开展“童”字系列征集推广传唱等美育活动,我市推荐作品《鲸落》荣获江苏省“童话里的世界”征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