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1月2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人民公园城市书房
高邮市文体中心文化馆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
艺术节开幕式主场展演
高邮明清运河故道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石
盂城驿
高邮市文体公园
  □ 高邮市文广新局

  优秀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也是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近年来,我市全面认识自身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8年,在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化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文化建设工作有序进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明显,综合执法改革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整体联动,突出表现在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并在全省名列前茅。

  加强阵地建设 搭建文化平台

  围绕“市有图书馆、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网络。建成文体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人民公园城市书房、文体中心城市书房和一湾城市书房等重点文化项目。乡镇均建有达标的文化站,并在此基础上提档升级。乡镇开展镇村史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幸福会堂”)和“一卡通”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建设。

  组织活动开展 深入文化惠民

  我市以聚文化人创建工程为重点,服务改革、服务基层。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对接需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送图书、送电影、送戏下乡服务工作,每年送电影下乡2100场,进校园150场,进广场150场。完善图书流动车布点工作,定期将图书馆服务送至乡镇、社区、学校、军营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引导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基层百姓。

  以提升重大节日文化内涵定位为目标,开拓思路,发挥作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举办首届“邮驿路·运河情”中国画作品展,在运河沿线城市举办获奖作品巡展活动,并成功申报江苏省艺术基金扶持项目;举办高邮文化艺术节,开展民歌进校园、进景区、民歌文化分享会等活动,创新活动方式,进一步扩大全国优秀民歌邀请展演文化品牌优势;召开纪念秦少游诞辰970周年暨全国第九届秦少游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打好“秦少游”文化牌;2018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扳倒饮》完成全省、扬州市所有规定巡演场次,将孝道与家风、亲情与伦理、清廉与正气送到基层百姓身边。

  以全市总体发展为中心,精心组织、统筹协调。举办“周末大舞台”、“珠湖之波”赛歌会、新年音乐会等特色品牌活动,送文化下乡、下基层等70余场,画展20余场。开展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保存工程,组织开展“非遗进学校”系列活动。举办专题“秦邮文化讲坛”,定期举办读者活动,高邮市图书馆荣获一级图书馆称号。出台《加强全市文博场馆建设管理的意见》,完善文博场馆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扎实推进“馆校联动”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提升文博场馆利用效能。高邮市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中心苏州分中心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荣誉称号。举办“百花迎春”高邮文学艺术颁奖晚会、向上向善—戴珩“文化名城、美丽高邮”分享会、高邮市非遗文化活动展示日、“湖上花海”—米脂县文化团交流演出,第二届高邮文广艺术节——中国民歌之乡(高邮)民歌展演、"运河唱响"高邮民歌邀请赛等系列活动,配合央视《乡土》栏目来邮拍摄推出“水乡的春天有点忙” 节目,持续扩大高邮文化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推进文物保护 促进文旅融合

  全市已获批国家级文保单位6处,省级文保单位 7处,高邮市级文保单位83处,完成5处古民修缮工程,民生路姚氏宅、恒兴昌家宅抢修等工程,协助完成老街区整治——风情十里长街一期工程、城市中心公园建设、镇村公园建设等城建十大重点工程。此外,龙虬庄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后,核心区展示提升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强化文游台等知名景区及周边文化业态的创新与升级,完成文游台西展区亭廊抢修工程和文游台核心区保护方案报省文物局审批工作;推动实施王氏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临泽、界首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启动明清运河故道、南关坝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以明清运河故道高邮段为核心,深入挖掘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打造运河文化生态走廊。基本完成御码头、救生港、祭水坛、石工等工程项目,持续扩大我市运河文化旅游影响力。

  营造良好环境 推动产业发展

  紧扣全市中心工作,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等深度融合。成立文化旅游体育发展领导小组,配套相应措施,为“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牵头制定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与省高校院所合作,成立高邮县域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引入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对重点项目,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包括文化创意设计业、演艺业、娱乐业和印刷业等综合性文化产业体系。

  改革深入持续 健全市场体系

  积极发挥“扫黄打非”职能,开展“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专项行动。加强对网吧游戏厅、书店、歌舞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的管理,同时对迷你歌咏亭、私人影院、影吧等新兴行业实行动态监管,健全日常巡查机制。2018年,作为全省县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示范点,完成了江苏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建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报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7版:专版
   第18版:专版
   第19版:专版
   第20版:专版
   第22版:专版
   第24版:专版
   第25版:专版
   第26版:专版
   第27版:专版
   第28版:专版
   第29版:专版
   第30版:专版
   第32版:专版
   第34版:专版
   第35版:专版
   第36版:专版
   第37版:专版
   第38版:专版
   第39版:专版
   第40版:专版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高邮报专版35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2019-01-24 2 2019年0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