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节庆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城人喜欢看邮展
  林衡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英国皇家邮学会会士、国家级邮展评审员。

  “我母亲是高邮人,所以每次来到高邮,都感觉很亲切。”林衡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邮文化节,他带来了自己编辑的《京杭大运河》邮集,共5框、80个贴片,展示了大运河北京段、天津段、山东段、江苏段、浙江段等城市的早期封、片及近期邮品。

  “在第一框里面,有一个是1908年从高邮州寄往南京,途经镇江的信封,特别珍贵。”林衡夫指着其中一张贴片告诉记者,这个信封是销戊申二月十一(1908年)英中文腰框式英中文高邮州干支戳,贴2分蟠龙邮票6枚双挂号封,寄南京“督署 端大人”,有江苏镇江“戊申·二月·十二”(日期左读少见)中转戳及江苏南京“戊申·二月·十三日”到戳。“现在清代单挂号高邮州的封还有,但双挂号的则非常少见。”林衡夫补充道。

  谈起这个信封,林衡夫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有幸看到了这个信封,想到自己母亲是高邮人,本身也爱集邮,就特别想买下来,但当时这个信封的价格就不便宜,让他犹豫不决。“后来我跟家人商量了一下,家人很支持我,说‘喜欢就买,高兴就做’。”林衡夫笑着告诉记者,最后他花了一个半月的工资买下了这个信封。

  “邮票其实就是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涵盖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集邮的过程也是汲取知识的过程,集邮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传承,最终推动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林衡夫说,他参加过几次邮文化节,也曾在高邮办过个人邮展。总的感觉是邮城人很爱邮票、很喜欢看邮展,每届邮文化节都很热闹,都有很多人来参加。邮文化在高邮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而这次邮文化节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盂城驿的修缮与改造,修旧如旧。

  盂城驿是如今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驿站,它不仅见证了高邮历史的变迁,也为中国邮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林衡夫建议我市可以收集一些清代早期的高邮信件,编辑几框摆放在盂城驿里面,不仅有利于丰富盂城驿文化内涵,还能更好地见证和传承高邮古代邮驿文化。

  林衡夫表示,这次运河文化邮集邀请展特别有意义,希望这样的邮展可以继续办下去,将来高邮还可以专门搞些有高邮特点的邮展,如高邮市历史邮展等。  

  夏慧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节庆特刊
   第04版:节庆特刊
   第05版:节庆特刊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盂城驿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打造文化品牌 建设美丽高邮
高邮推广邮文化积极有效
邮城人喜欢看邮展
集邮 不可替代的快乐
签名最累的一次在高邮
高邮报节庆特刊04邮城人喜欢看邮展 2015-11-13 2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