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此次邮文化节期间的邮展,马佑璋说,“运河文化邮集邀请展”是其中的一大亮点。该邮展邀请了运河沿线的北京、山东济宁、聊城,江苏高邮、扬州、常州、镇江、无锡,浙江嘉兴、海宁、杭州等多个城市的约40部邮集参展,展出120个国际标准展框、1960个标准贴片。
“这些展品从不同角度再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沿线著名历史遗迹、多彩人文景观、美丽自然风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大运河的了解,也增强了人们对大运河流域文化的保护意识。”马佑璋告诉记者,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林衡夫的《京杭大运河》、张雄的《京杭大运河》和倪文才的《京杭大运河》三部邮集。“这3部邮集在此次评选中获得了金奖,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很好地讲述了运河的故事。”
马佑璋说,参加这届邮文化节,让他感到高邮在普及集邮知识、宣传邮文化等方面比其它地方要认真得多、好得多。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邮就围绕这个主题来编些邮集,并深入到基层开展群众性邮展,把邮文化一点一点地输送到基层,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喜爱邮票、参与集邮。他建议,高邮市集邮协会可以将这些好的经验做法总结一下,以便供全国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邮文化是高邮的一张亮丽的名片。”马佑璋希望高邮能够将邮文化节一直举办下去,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层次、扩大影响,进一步推动邮文化的发展。同时,高邮市集邮协会要内外结合,加强对外交流,以便更好地普及集邮知识,传承邮文化。
夏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