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长林
1945年12月份,高邮城临近解放的前一月,沿北门城外的百姓人家,都住着准备攻城的新四军。我家也和众人家一样,住了一个班的新四军。班长是个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姓高,不知大名叫什么,班上的战士和我们家人都叫他高班长。那年我才八岁,也跟着叫他高班长。他很喜欢我,只要他闲下来,我就要他讲战斗故事给我听。
高班长住在我家借来的门板放在堂屋地上当床的。临近战斗前夕,高班长领着全班战士学习军队纪律和进城行为举止及一些文化知识等。有一天晚上高班长和战士们都熟睡了,我母亲突然发现高班长穿的那双鞋鞋帮已磨破,鞋底即将磨通。穿着这双鞋,怎能爬城墙打仗消灭敌人?于是母亲将鞋的大小尺寸记了下来,第二天就开始糊帮骨、纳鞋底,着手为高班长做双新鞋。
我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只花了两天时间,就为高班长做好了鞋,又经我父亲皮匠的手艺,更加锦上添花。
1945年12月25日,高班长一早接到命令,打起被包,归还借来睡觉的门板,准备攻城。这时我母亲将高班长按在凳上,为他穿上十分合脚的新鞋。高班长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含着热泪接受这推辞不掉的关爱。
光阴似箭,当年住在我家的那位高班长,离开高邮27年后的一天,回来看望我母亲。此时的他已是一位穿着中校军服的军官。他来到我母亲面前,双脚立正,举手行军礼,高喊了一声:“大娘,您好!我是27年前住在您家,接受您那双拥军鞋的小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