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担善为 逐“绿”而行
生态安全缓冲区为环境“增容”
市委书记张利察看天菱河整治工程现场
市长田醒民部署国、省考断面水质保障工作
副市长王汉东督办国考断面污染防治工作
首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益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活动
日常巡查饮用水源地
全国低碳日活动

  扬州市高邮生态环境局

  2023年,高邮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污染防治目标,始终保持攻坚力度不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 迎“蓝”而上 ■

  2023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32.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79.1%。统筹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完成秦邮特钢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国信热电、齐耀善能、永吉环保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卫星新材料、金飞达、锐猫科技等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提标改造,143台生物质锅炉综合治理以及10家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

  ■ 逐“绿”前行 ■

  2023年,全市10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III比例89.1%,无劣Ⅴ类水体,3个饮用水源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狠抓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提优工作,开展城河溯源排查整治,打造东平河平胜二桥生态安全缓冲区为环境“增容”,完成3500个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的监测溯源。

  ■ 追“清”深耕 ■

  2023年,我市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荣获“江苏省首批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示范县”称号,治理率达55%,在扬州率先建成投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平台。常态化开展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完成79个化工企业关闭退出遗留地块土壤调查、18个高风险地块制度性管控,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积极开展核与辐射安全专项执法检查。

  ■ 刚柔并济 ■

  首创“1+5”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全面开展废气、污水管网、固体废物、“散乱污”、建设项目自查自纠“五大专项行动”,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开展涉水、涉气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10余个,出动执法人员2200多人次,运用无人机、在线监控等方式,持续加强非现场监管。同时坚持审慎包容,对200多起轻微违法案件不予处罚,下发预警提示函147家。

  ■ 数智赋能 ■

  完成监测站实验室资质认定迁址及扩项工作,率先通过第一批次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规范化建设评定考核(扬州县市区等级最高),获扬州市生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取得CMA资质认证证书,具备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噪声、土壤和沉积物共计四大类84项检测能力。依托5G、大数据等先进数字技术,全域推动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联网工作,全力提升生态环境网络建设和监测水平。

  2024年,高邮生态环境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深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以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为引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加快本质治污能力逐步提升,勇担善为,逐“绿”而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访谈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两会特刊
   第05版:两会特刊
   第06版:两会特刊
   第07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第09版:两会特刊
   第10版:两会特刊
   第11版:两会特刊
   第12版:两会特刊
   第13版:两会特刊
   第14版:两会特刊
   第15版:两会特刊
   第16版:两会特刊
   第17版:两会特刊
   第18版:两会特刊
   第22版:两会特刊
   第24版:两会特刊
   第26版:两会特刊
   第28版:两会特刊
   第30版:两会特刊
   第34版:两会特刊
   第35版:两会特刊
   第36版:两会特刊
勇担善为 逐“绿”而行
高邮报两会特刊11勇担善为 逐“绿”而行 2024-01-09 2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