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心为民 勇担使命
为“强富美高”新高邮现代化建设筑牢健康之基
市委书记张利调研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我市被评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的地方,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来邮调研区域医疗卫生中心高质量发展,市长田醒民等陪同
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成立
扬州地区首家“职业健康服务站”揭牌
市卫健委荣获高质量发展特别贡献奖、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先进单位称号
扬州市首家省级无结核社区试点在邮启动
我市被确认为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为扬州地区唯一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获评全国基层卫生健康优秀创新案例
国家卫生城市建设通过现场复审
卫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部能力提升轮训班在市委党校成功举办
国务院血防春查组来邮检查指导,充分肯定我市血防工作成果
成功举办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暨先进事迹报告会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创建通过现场评审
2023年民生实事中医医院医防综合楼正式开工
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达到省级(首批)推荐标准
江苏省国家卫生应急队来邮冬季集训

  2023砥砺初心守健康

  1、强化党建引领,队伍能力作风持续提升。坚持将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贯穿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创新实施卫健系统“个、十、百、千”党建项目工程,推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两期卫健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部能力提升轮训班,培训各级党组织干部296人;征集党建品牌建设方案20个;提拔优化调整基层医院领导班子成员22人,审核认定后备干部264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

  2、坚持以人为本,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推进疾控体系改革,“高邮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揭牌。科学稳妥实施第十版防控方案、诊疗方案和“乙类乙管”总体方案,落实分级诊疗和分类收治。新增5家新冠感染监测哨点,开展养老机构和学校疫情应急演练,强化动态监测预警、重点人群保护和重症风险识别。序时推进市中医医院平疫结合医防楼建设,建成“独立型”120急救站,规范运行四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重症监护病房,不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

  3、优化发展路径,全力以赴上争激励政策。认真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序时推进高邮15个子项目。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两个“国字号”创建顺利通过现场评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获评全国基层卫生健康优秀创新案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获国务院督查组现场肯定,“家庭药师进万家”相关工作经验被《健康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刊登推广,我市被确认为江苏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并被评为2022年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队伍建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4、聚焦共建共享,健康城市建设纵深推进。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美颜”等7个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我市获评2022年度“健康扬州”建设综合考核优秀等次。多层次开展健康科普“五进”活动100余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8.54%。印发《2023年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任务清单》,加快实质化运转。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联席机制,不断提升管理覆盖面。

  5、资源扩容下沉,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强化。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成妇幼保健院和精神病院整体搬迁,组建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菱塘回族乡卫生院新建工程,新(改、扩)建10家村卫生室。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市人民医院加盟上海市东方医院“长三角区域医联体”,并挂牌扬州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市中医医院被认定为国家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创成江苏省社区医院2家,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覆盖面提升至80%,入围全省百强“十大功能中心”4个。创新传承中医事业,实施中医专病“六大中心”建设,创成五级中医馆2家,我市在“全国第七届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6、科学部署谋划,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98元,项目完成率保持在98%以上。实施慢病医防融合,新增6家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建设单位,完成脑卒中、肿瘤、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和肺癌康复指导5852人。创新家庭医生签约,试点启动周山镇“家医驿站”建设,联合老干部局启动离休干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合统战部、海外联谊会启动“医暖侨心 爱在晚晴”老年侨眷健康服务上门试点,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率提升至40.1%、74.3%。强化职业健康监管,在各乡镇(园区)社会事业局建设“职业健康服务站”,建成扬州地区首家“医”心助企家医工作室。

  7、增进民生福祉,重点人群健康更有保障。保障老有所医,连续4年将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纳入民生幸福工程,基层医院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实现全覆盖,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成率达100%,全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承保率稳定在70%以上,我委被表彰为2022年度全省安康关爱行动先进单位。保障妇女健康,超额完成妇女“两癌”25000人筛查任务,开展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1361人,连续7年实现孕产妇零死亡。保障幼有优育,成立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执行居民价格,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

  2024扬帆起航风正劲

  1、以示范项目为抓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依托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创建,推动医疗服务价格、DIP支付改革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强化医防协同、中西医并重、数智赋能,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2、以基层卫生为重点,整合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紧抓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契机,建立全市基层卫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市级统筹与部门联动,推动突破政策瓶颈。找准试验区建设、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实现措施互补、融合发展和一体推进。

  3、以争创一流为目标,打造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新创建国家卫生镇1家,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5家、省卫生村考核3家,建成省健康镇1个、省健康村(社区)3个、扬州市健康单位5个、省健康促进医院1个、健康广场、步道各2个。

  4、以错位发展为导向,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充分发挥两家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技术优势,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帮扶指导。继续以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为龙头,整合一般乡镇卫生院,延伸至村卫生室(服务站),探索县级区域医共体发展的最佳路径。

  5、以能力提升为关键,补齐基层医院服务短板。推动4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消化内镜、康复疼痛、口腔(五官)、血液透析、基层卫生人员实训等“十大功能中心”建设,新增“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单位1至2家,新增一批省、市级基层特色科室,建立覆盖县乡村的心电“一张网”。

  6、以医防融合为主线,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强化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相关预案,提升处置能力,落实传染病“多病同防”。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丰富“职业健康服务站”建设内涵,新增省市级健康企业至少10家。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路径,重点人群签约率稳定在70%,首诊签约率稳定在25%。

  7、以守正创新为驱动,促进中医中药传承发展。加大中医专病“六大中心”建设力度,提升基层中医诊疗能力。组织开展第五期高邮市西学中培训班和2024年江苏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新创成江苏省五级中医馆不少于2家,新创成扬州市中医药示范村卫生室(服务站)4家。

  8、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加强“一老一幼”健康保障。围绕“老有康养”,拓展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围绕“幼有优育”,以乡镇(园区)为单位,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建成6个托育服务指导站,并积极鼓励社会办托,力争将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提升至4.2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访谈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两会特刊
   第05版:两会特刊
   第06版:两会特刊
   第07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第09版:两会特刊
   第10版:两会特刊
   第11版:两会特刊
   第12版:两会特刊
   第13版:两会特刊
   第14版:两会特刊
   第15版:两会特刊
   第16版:两会特刊
   第17版:两会特刊
   第18版:两会特刊
   第22版:两会特刊
   第24版:两会特刊
   第26版:两会特刊
   第28版:两会特刊
   第30版:两会特刊
   第34版:两会特刊
   第35版:两会特刊
   第36版:两会特刊
为“强富美高”新高邮现代化建设筑牢健康之基
高邮报两会特刊10为“强富美高”新高邮现代化建设筑牢健康之基
2024-01-09 2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