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花

  □  陈仁存

  姜振武是东大街上卖狗皮膏药的,住在竺家小巷。小院子不大,但很清雅,一丛乱石中的瘦竹,几盆兰花、海棠、秋菊,一口水井。出了门走不了几步就是草巷口隔壁的赵家厨房。他也是这里的常客,跟人寒暄过后,就拣个空角落坐下来,一壶茶,两只点心,通常是一个三丁或者五丁,一个青汤菜。今天要是外加两只蟹黄的,老婆必定跟在其后。两个人吃有品相,先吸卤汁,后吃包子,总是一副美滋滋的样子。

  卖狗皮膏药是取牙、摆地摊卖药、跑码头给人看病的江湖郎中通称。姜振武不屑与这些人为伍,也不希望人这么待见他。他祖上是清代的兴化名医,家里有郑板桥、李复堂的字画,他自己也能搨两笔碑(魏)中带隶的板桥体,一把京胡拉得吱嘎吱嘎的响亮。他喜欢自拉自唱《上天台》里刘秀的一段二黄慢板《金钟响》。东大街的高人、能人还真的很多,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他老婆原来是县淮剧团的女老生,艺名“七岁红”。后来淮剧团散了,转行在食品公司蛋品加工厂做会计。在场面上,她一般都唱淮剧老腔《河塘搬兵》,他为她拉胡琴:“八千岁你不提搬兵我绝不讲,提起了搬兵好似箭穿胸膛。千岁啊,请坐石凳听我言讲,我今天要诉一诉杨家的冤枉。”她音质清脆、圆润,高亢、阳刚。两个人成双成对地走出来,一个端庄大方,一个有干部风度,让东大街的人对他俩自然高看,称呼他“姜先生”,称呼他老婆“姜师娘”。他对任何人都非常客气,哪怕见到小孩子给他让个道,他也点点头,和蔼可亲地说:“小朋友好,小朋友好!谢谢小朋友!”他本来个子就高,气宇轩昂,蓝色人民装的帽子,卡其中山装,华达呢裤子,锃亮的黑色皮鞋,手拎黑色皮包,茶杯里泡的是尖芽,被人看上去就是一副干部模样。从泰山庙上轮船的时候,人家给他轻轻挪个座,他都要摆手致意,连声说:“谢谢,谢谢!”

  小轮船是早上从高邮开到汤庄老阁的客班,一沟、二沟、三垛、汉留沿路停靠,一个单面子要到太阳正中。如果今天沿路没有逢集,他会不上岸地乘个来回。他卖一种叫竹花的药材,跟人慢慢说慢慢讲,有时候比赶集还能多些进项,但闷在客舱里大半天,气味一般人受不了。通常是乘客坐定了,他就先拿包里的两头蛇吸引人的注意力,可是两头蛇怎么唤也不出来,人们明明知道是玩噱头却依然好奇心不减。有曾经看过这种“把戏”的也不会揭穿,因为江湖上嘛,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有钱出个钱场,没钱出个人场,当然也减少了坐船的无聊。等火候到了,他就开始讲卫生常识,有声有色,像干部做报告,屋梁上的燕子窝过年大扫除要捣掉,不然会有一种丝线蛇呆在里面,粘涎掉到饭碗里人吃下去就没命了。治病的土方土法,人体的九大系统,妇女血崩方,巴根草、大蓟、小蓟、蒲公英、猪秧秧、马鞭草、蚂蟥的药用,甚至草帽边沿最油渍那个地方剪下来煎汤喝能治痔疮、胃溃疡。在讲的中途,他已经从包里拿出竹花——一种僵蚕样的微微泛红的东西,一只二两五的酒瓶,一叠信件。

  他说:“我手上的这个东西叫竹花,专治头痛、腰痛、关节痛,肾虚、崩漏。”他说着就打开酒瓶子,把一粒竹花放到酒瓶子里,酒立马变成酸梅汤一样的红颜色,倒在一只酒杯里,让愿意尝的尝一尝。接着他扬起手中的那些感谢信,有上海寄来的,有北京、新疆乌鲁木齐寄来的,全国各地的都有,开头差不多都是,“振武同志,吃了你的药……”人们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位干部模样的郎中先生。一趟来回,他能卖四十多剂竹花。出了船舱,先深吸口新鲜空气。

  他进家门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一双小女儿欣敏、欣燕在灯下做作业,老婆已经把晚饭摆好在桌上,还烫了一壶老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访谈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教育园地
   第06版:副刊
   第07版:身心健康
   第08版:专版
乔竦身世补遗
百年南园我的家
胎咍、出息之小析
腌猪头
竹花
高邮报副刊06竹花 2023-01-06 2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