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胎咍、出息之小析

  □  王玉权

  胎咍、出息这两个词几乎同义,指志气、上进心或发展前途,但在不同场合使用时,还是有区别的。

  现代人的口语及书面语中,用出息一词的较普遍,而上点岁数人的口语中,多用胎咍一词。褒义的可加有、很等,如有出息、很胎咍。贬义的必加没、不等,如没出息、不胎咍。

  咬文嚼字下,出,chu,多义字。在出息一词中,应取出产义项。息,xi,多义字。在出息一词中,应取利息义项。出息一词的本义是出产利息,即会赚钱发财。

  胎,tai,多义字。在胎咍一词中,应取母体中的幼体义项。引申义为事物的开始、根源。咍,hai,多义字。在胎咍一词中,应取欢笑、喜悦义项。

  胎咍一词的本义是打小就讨人欢喜。引申义为从小就有志气,长大必有好前途。从小定八十,即此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义,是从它的本义中脱胎衍化而来的。胎胎、出息这组词,即是一例。

  这让我想起一次教研探讨小会。我班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期末考试数学、物理两门不及格。妈妈骂我不taihai,(老师,这两字不会写,只好用拼音代替)……作为老师,当时我也不知怎么写。翻了字典、词典后,经一番思考,作了如上的阐述。我在会上提出后,大家一致认为我的阐述不无道理,但又认为胎咍一词,属方言土语,不规范,把不胎咍改成没出息就行了。

  方言不规范?不对!国家语委在语汇方面,充分肯定了方言的地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语言文字是人类活动的极重要载体。有些古语消亡了,有些古语仍活在现代人的口中。胎咍一词,古意满满,生意盎然,它比出息这一后来生成的词汇,生动形象多多。除了形容人,还派生出形容物事的。比如常听老农说,这块田庄稼长得不胎咍,黄巴巴的没精神。或者,指着圈里的猪崽说,养几个月了还是个瘦殭子,不胎咍!

  方言将与普通话永远共存。汪曾祺先生说过,每一种方言,都有特殊的表现力,特殊的美。这种美不是另一种方言所能代替的。

  江淮方言中的胎咍一词,正是如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访谈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教育园地
   第06版:副刊
   第07版:身心健康
   第08版:专版
乔竦身世补遗
百年南园我的家
胎咍、出息之小析
腌猪头
竹花
高邮报副刊06胎咍、出息之小析 2023-01-06 2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