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1935年离开故乡求学,成为飘泊异乡的游子。他对故乡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无比深沉。我们可以从他的若干著作中得到证实。
《大淖记事》,作者以故乡为背景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一个似水若云,如诗似画的纯美世界。大淖边上挑夫的女儿和小锡匠彼此有意,洋溢着和谐清新之美,充满对健康美丽人生的描绘。
《受戒》,小说极富诗情,描写了小和尚和农家女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对生话、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展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高邮及里下河地区的田园风光。
《异秉》,是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八十年代重新修改的小说。以简洁恬静的笔调描绘了高邮的风土人情、世事云烟。刻画了勤俭谦恭的凡俗人物矜持萎琐的生存状态。是作者对生命形式的审视,对苦涩人生的悲悯与忧伤。文中的后街临河,高坡,熏烧摊子,保全堂药店等,至今依稀可觅……
这些都是汪迷们耳熟能详的小说。汪曾祺先生还写了不少关于故乡的散文。
如《故乡的元宵》,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描绘了高邮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活动。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一个长期远离故土的游子对故乡文化的怀恋,对故乡的爱。
此外,《我的家乡》《文游台》《观音寺》《吴大和尚和七拳半》等等,无不是写故乡高邮的。至于汪先生作词的新民歌《我的家乡在高邮》,更是故乡妇孺皆知的新民歌之一。
故乡情是汪曾祺先生作品的主打品牌,是这位著名作家最大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