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年种棉花
  □  秦一义

  上世纪80年代初,家乡开始种棉花,至2005年左右结束,有20多年的种棉历史。

  种棉花是个缠人的活。秋季播种麦子时,要留一块地作棉花苗床,苗床冬季深翻冻土,杀灭病虫害,春季给苗床施农家肥、复合肥,将肥料深翻入土,成为棉苗的营养土,清明前后用制钵器制钵,丢种,盖塑料布,出苗后渐渐揭幕练苗,五月底六月初移栽棉苗,打药、施肥,抹缀芽,下地摘“烂桃子”(荫蔽大,先结的棉桃多僵果),一直到冬天,棉株上还有迟开的秋棉与霜雪争白。一年忙到头,棉花价格跟种粮比也高不到哪里去,说不种就不种了,没有什么留恋的,我家也于2004年不再种棉。

  种棉摘棉,有时忙碌得顾不上吃饭。一是抢栽小麦茬的棉花。栽棉有“不栽六月钵”之说。小麦六月初才成熟,割了小麦,才能让茬栽棉,可见小麦茬田栽棉花火烧火燎。摘棉花的忙碌和悠闲,还跟老天爷有关。天气预报说明日有雨,必须要抢在雨前摘尽开后花。不然雪白的、绒绒的棉花朵,经雨水淋后,成了灰不溜秋的“死老鼠”。雨前的一级棉,雨后只能卖三级,甚至更低。差别之大,不能不抢,披星戴月摘棉花是常有的事。

  卖棉,有直接关系的不用说,没有关系、会用心思的人,千方百计找关系。如,某某棉花看样员跟村上张家是亲戚,有人看中这一点,和张家约定,一起去卖棉花,撑船或者拖板车比张家出力得多。到了棉花站,跟张家的棉花包放一处,张家看样一级(上),和张家一起去的人家,差不多也得一级,或一级(中),或一级(下),1斤棉花也差不了几分钱。跟张家去的人家心中有数,棉花卖完了,结账得了一把票子,笑咧咧地上街吃晚茶,张家的一碗面钱,自然抢着给付了。

  种棉辛苦,还时常遇到不是棉苗被偷,就是覆盖苗床的塑料布遭窃的烦恼事,但种棉人也有温暖。种棉花,除了将上好的棉花卖钱,自家也会留下些品质稍次的棉花,如雨后棉,不影响保暖,做棉袄胎、被胎很好。自家种棉自家留,要多少有多少。2005年,女儿出嫁的几床陪嫁被褥都是自家生产的棉花,除此,家里也陆续絮了几床被褥,至今还在暖着家人的身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美食专版
焦屑和炒米
一份入学通知书
细三刁
当年种棉花
回不去的旧时光
早上沆砀云
高邮报副刊03当年种棉花 2019-12-06 2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