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份入学通知书
  □  王鸿

  1985年9月初,在县委组织部工作的我,突然收到了扬州教育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录取我到该院干部专修科学习两年。收到这份入学通知书,我是倍感惭愧又意外惊喜!

  为什么惭愧?因为我辜负了部领导的关心和希望。1985年,经省委同意,省委党校决定在继续招收大专起点二年制本科生的基础上,招收一批(仅此一批)高中文化起点的四年制本科生,我县分配名额1名。经组织部领导慎重研究,决定派我去考试。当组织部培训办杨振基主任告诉我这一决定时,我真是受宠若惊,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毕竟我到部里工作还不足一年啊,比我强的机关年轻人多的是。我以为,部领导能把这么难得、极好的机会给了我,可能是考虑到我1984年6月招录国家干部进入物价局工作和通过省考9月进入扬州职工大学高邮中文班学习的缘故。但我又深知,这是部领导给予我的最大信任和关心。尽管自己的文化基础与省委党校招生条件有一定差距,但也必须抓住机会,努力去冲一冲、搏一搏。

  在1984年机构改革大力提倡选拔“四化”年轻干部的大背景下,组织人事部门先后选调和分配了一批大学生进入县级机关工作。我从物价局调进组织部时,只是一名刚刚在读的职大生,自然感觉矮了一头。我想,能够脱产四年参加省委党校本科班学习,或许能逐步缩小这方面的差距。

  在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参加扬州职大高邮班上课的同时,我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投入了紧张的复习。考试科目为数学、语文、政治,因没有指定复习资料,我就将考职大的复习资料又重新拿出来,温故而知新嘛。同事刁顺芹(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本科生)非常关心我,给了我一本数学复习资料,并说:“你如将这份资料全部看懂,数学肯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本复习资料既讲原理又有大量习题,真是雪中送炭啊。只有我自己知道,数学是我最薄弱的科目。

  考试地点设在省委党校,时间是8月份,正值高温天气,南京又特别热。两个考生住一间宿舍,和我同住的是连云港的考生,年龄比我稍大。因没有电风扇,我俩都打着赤膊进入迎考的最后备战。

  考试成绩和录取线公布了,我未能录取。这么好的一次机会自己未能抓住,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不怨地,不怨天,只怨自己不争气。考后反思:复习不够刻苦扎实,知识点掌握不牢。有愧于部领导的希望,有愧于同事的关心。

  为什么惊喜?收到扬教院大专录取通知书完全是出乎我意料。既然落榜了就完全不想了,却出现了新的转机。后来得知,根据省高等教育招生委员会的批准,对未达省委党校本科线而达到干部专修科线的考生,可录取到大专一级院校学习。看着这份入学通知书,我还是很想去的,毕竟是脱产两年去读书。不知部领导能否同意?心里有点忐忑不安。

  杨振基主任代表部里与我谈话:“扬教院是大专,你在职大学习也是大专,而且不脱产,可以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听了杨主任的话,我坦然接受,因为心里只有感激,且已有了思想准备。

  后来,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顺利完成了扬州职大高邮中文班学习,又在扬州市委党校完成了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习。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份通知书我一直保存着,也算是留给自己的一个美好记忆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美食专版
焦屑和炒米
一份入学通知书
细三刁
当年种棉花
回不去的旧时光
早上沆砀云
高邮报副刊03一份入学通知书 2019-12-06 2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