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岁的沈路,2008年通过招考成为了市图书馆的一名基层管理员。那一年正是市委、市政府对原图书馆实施搬迁,在海潮东路启用新图书馆后的第二年。“虽然我没有参与那一次的搬迁,但在后来的工作中,为了能够尽快地掌握各项图书管理专业知识,我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功课,最终在领导的信任和关怀下,我荣幸地担任了市图书馆副馆长一职。”沈路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高度重视,随着“聚文化人”工程的实施,邮城一个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2017年,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感受到更加现代、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方考虑,决定在市文体中心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新馆,并定于2018年7月30日对外开馆。“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里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高邮人终于有幸拥有一座高大上的图书馆了;忐忑的是,担负这样一个时间紧而任务重的搬迁任务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沈路表示。
2018年农历新年刚过,包括沈路在内的十几名图书馆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前期搬迁准备工作当中。“图书馆搬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老馆内各种书籍进行整理和搬运。”沈路说,从今年3月初开始,他们每天加班,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0多万册各类图书和1万余册古籍的分类、打包和托运等相关工作。
2018年6月底,位于市文体中心内的新图书馆内外装潢工程竣工后,沈路又和她的同事们投入到新馆开馆前的紧张筹备之中。彼时正值炎热的夏季,由于新馆尚未正式对外开放,灯光、空调等基础设施都处在调试阶段,要在这样一个既闷热又设施不齐全的环境下,完成所有图书的上架、整理以及所有机器设备的调试等工作,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沈路和同事硬是顶着困难,加班加点、起早贪黑,将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段时间,是我们全馆所有人最忙也是最辛苦的时期。为了节省时间,从早上一进馆,我们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中午饿了,吃份外卖继续干,晚上别人休息,我们继续加班到深夜,一天下来,甚至连口凉水都无暇喝上。”沈路回忆。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2018年7月30日下午,市图书馆新馆与市流动科技馆新馆、市文化馆新馆一起正式对外开放,当市领导与社会各界市民代表第一次走进新馆时,无不被这座装饰大气、环境优雅、设置合理的图书馆所吸引,纷纷点赞。“据相关数据统计,从开馆到现在,我们已接待了近4万人次,有时一天最多接待4000多人,这一数字比原来老馆一个月的接待量还多。“沈路说,尽管每天的接待量很大,工作也很繁杂,但每每听到市民们走进图书馆时的赞美之声,我们的心里幸福极了!
记者 管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