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处于生理上的发育期,人体机能与成人存在区别,儿科用药应结合药物性质,儿科生理、病理、用药特点来选用适宜剂型。中医中药在治疗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乃至疑难杂病均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急慢性疾病的预防方面凸显出巨大的作用。中药煎膏即是将中药材反复煎煮至一定程度后去渣去汁,再浓缩,加入适量蜂蜜、冰糖或砂糖,煎熬成膏,具有体积小、便于服用等特点。又含有大量蜂蜜或砂糖,味甜而营养丰富,备受儿童青睐。秋冬季节,气温低下,血流缓慢,免疫功能减弱,此时进食一些补益食物或药物,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膏方适应证
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2、慢性腹泻、偏食、厌食、再发性腹痛。
3、自汗、盗汗。
4、遗尿、多动、生长发育退缓、小儿贫血、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食用膏方最佳时机
1、冬至后至立春前。
2、冬至前后。
3、三九天。
三、膏方治疗原则
1、调和阴阳、滋润防燥。
2、健脾益肾、气血双补。
3、配合食疗,持续有度。
四、进食膏方注意事项
1、药补不如食补,忌以药代食。
2、遵循医嘱,因人而异。
五、常见病膏方举例
1、反复呼吸道感染宜健脾益气,方选玉屏风散加减。
药如:生黄芪、防风、炒白术、当归、紫河车、煅龙牡、山药等。
2、哮喘缓解期宜益气固表,化痰止咳、解痉平喘。
药如:生黄芪、党参、山药、胡桃肉、蝉衣、地龙、山萸肉、生熟地、当归、红花、白芥子等。
3、多发性抽动症日久多属肝肾亏虚证,宜滋补肝肾。
药如:炙龟板、白芍、枸杞子、玄参、葛根、钩藤、胆南星等。
作者简介:
许德军,副主任中医师,儿科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 高邮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毕业于扬州医学院,结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班,先后在南京儿童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儿科临床近二十年,在新生儿急危重症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哮喘、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