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为流传两千多年来的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补,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原则,身体如出现阴、阳、气、血不足时,随时都应该调补。那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冬令进补呢?主要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对能量、营养的要求增强,机体代谢旺盛,此时最宜补,也补得进。因此,冬季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令。民间俗语:“三九严寒补一冬,来年四季无病痛。”而进补的最为常用的方法是膏方调补。
消化道疾病的虚弱病证,大都为脾胃气(阳)虚为最常见。在生理上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在功能上又各有区别,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及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如脾胃虚弱(气虚为主)就会出现:食少脘胀、脘腹隐痛、少气懒言、大便稀溏、或大便努责难解、肢体倦怠、形瘦体弱、手足清冷、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候。因“脾为后天之本”,长期的脾胃气虚,又可导致其它脏器的虚弱,如心气(血)虚、肾气(阳)虚、肺气(阴)虚、肝血(阴)虚等。这样的患者就应该进补,而且必须进行调补。
具体有哪些消化系疾病可参照呢?如:消化性溃疡(口腔溃疡、食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胃炎(如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疣状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术后综合征、消化系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等,只要有上述部分症状者均可使用膏方调补。
作者简介:
李大卓,主任中医师,基层指导科科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批“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名师工作室”传承人,高邮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邮市名中医,扬州市名中医,扬州市首批“中医药名师工作室”指导老师。毕业于扬州医学院,在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并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诊治胃、肠疾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