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开发区围绕“南城北厂、东市西港”的规划布局,累计投入2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多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使全区不仅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省级开发区10强,而且人居环境、园区建设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据统计,截至目前,开发区共新建延伸道路18条,建成安置房3724套、总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打造了4.2公里的北关河生态休闲风光带,积极争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有力地促进了产城融合,使开发区与主城区实现了“无缝对接”。 与此同时,园区内还新建了日处理能力1.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及一批地下管网, 建成了6个大型变电站等,使园区项目落户要素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去年以来,开发区围绕“四城同创”的目标,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先后完成了12处零散地块的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重建、整治了3个大型农贸市场,并新建、改造了经十七路南延、张庄路、周庄路和东墩集镇道路,实施了外国语学校工程、秦邮路改造工程、老横泾河东段整治工程等,从而大大改善了民生保障水平,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面融入主城区,今年开发区又排定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涵盖道路、水利、城中村改造、城市公园建设、安置小区、景区建设等多个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3.5亿元。据了解,此次重点基础设施开工项目主要有屏淮北路北延工程、安置小区九期工程、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高邮湖路及六支渠综合整治工程、华雅小区整治工程、北关河社区体育公园工程等;竣工项目为投资近亿元建设的高邮外国语学校、投资约1.2亿元的秦邮路主辅分离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这些项目的建成,不仅对开发区完善园区设施和配套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快高邮城市化步伐、大幅提升城市形象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