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渗透
  □市赞化学校 王俊龙

  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而在这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往往是被教师重视不够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它需要教师不断地眷注心灵。惟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不会偏离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三维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明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教育承载着重任,在初中德育工作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以其独有的学科特点更是责无旁贷,要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走进教材,走进课堂,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方能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素材的选择中,祖国灿烂的历史和成就、优秀人物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国家民族统一等,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教学过程中尊师敬长、热心公益、公平正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话题的引入,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破坏环境、滥用资源的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案例的展示,会引发学生关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明白和谐发展的道理;点击热点事件,关注模范人物,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效整合,课堂定会释放无穷魅力。

  课堂德育渗透,学校要求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更有担当。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复兴中华”、九年级第四单元“情系祖国”、第一单元“亲近社会”以及第五单元第十二课“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知识,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紧紧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深入开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教育。教师可以在苏人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善于交往”、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遵纪守法”、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行为与后果”、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心中要有杆秤”、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九年级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等内容的教学中融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紧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结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教师可以在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学会负责”、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 “与诚信同行”、九年级第五单元第十二课 “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等内容中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思想品德教学,教师要善于挖掘鲜活的素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我成长与社会现实的问题,不断丰富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将空泛的说教化为情感的熏陶、无痕的渗透,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道德生长和核心价值观的生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特别报道
浅谈低年级数感的培养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渗透
让游戏设计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面对孩子的青春萌动,我们怎么办
高邮报教育园地0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渗透 2016-01-21 2 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