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低年级数感的培养
  □市第一实验小学 何芳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笔者经过几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深深感受到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那么,该如何培养呢?

  一、在数与数量感悟中,发展数感 

  能把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因此在“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材始终把培养数感蕴含其中。教师要通过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数感的情境和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儿童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如,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让学生去找找生活中的两位数,学生发现的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如:我家住在第17层;一年有12个月;裤子的价格是78元;家里的门牌号是30号;今天的气温是17~26摄氏度等,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序数,也表示一个数量,还可以表示一个范围和编号。学生对数的理解大大丰富了,学会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这样既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又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这也是建立数感的具体表现。当学生开始会用数学的眼光量化看世界时,应该说他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感了。  

  二、在估数的过程中,训练数感

  《标准》中指出:对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教师组织估数活动,使学生观察、体会数的情境,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对数量作出较准确的判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感。  

  如在认识11~20各数时,教材设计“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在具体情境中估计草莓、小伞的数量”等活动,通过操作和观察体验。抓一把小棒要先感觉可能是几根再数,数出根数后再把小棒抓住,仔细体会手的感觉;同样,估计草莓、小伞的数量是先观察和估计,再看图体会怎样合理地估计。这里第二次抓、第二次看,就是内心深处体验数的大小,也是发展数感的最佳时机。再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出20,有的2个2个数;有的5个5个数。学生在此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知识的内化,训练了学生的数感,使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在相互交流中,领悟数感

  在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认识数的时候,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都带有各自鲜明的生活烙印,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发现生活中的两位数和生活中的两样事物进行比较的活动,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记录下来,之后我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互相进行交流。学生们可高兴了,不仅有自己的发现,还知道了人家的,追问同学怎么想到的、怎样发现的。学生以其独特的认识,用小孩子的共同语言来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倾听,从别人的描述中发现、思考了问题,为数感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特别报道
浅谈低年级数感的培养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渗透
让游戏设计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面对孩子的青春萌动,我们怎么办
高邮报教育园地03浅谈低年级数感的培养 2016-01-21 2 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