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墨的人如我总是有些拘泥于文字的固执与偏见,喜欢望文生义地喜欢或者疏远一些事物。所以对于幼年曾经生活于此,现在也常常经过的“开发区”却一直感到一种陌生。也许在我的文化心理上,还是眷恋着那些阮湾老河边摆渡的日子,那个叫做“东墩”的“外婆庄上”。
但这个春天到开发区采风,改变了我的看法,一路走来的参观证明了我这个纸上谈兵者的浅显与无知。行程里开始没有北关河这一个点,但是主人的好意在北关河边停下来。似乎还有人嘀咕这熟悉的关河有什么好看的?可是钻出密封的车辆,站在春风满面的季节里,才知道这关河大有看处。鳞次栉比的群楼之间,掩映着的是草木森森,倒映在波光粼粼的关河水中。
写文章要点题,开门见山的点题直击人心。主人的这个安排看似一个小插曲,倒是给我们的开发区之行直奔主题地给点了题:春潮里的开发区。
电池工业园在东平河南边开阔的土地上。当年那个十岁往外婆家走的小孩,再也没有想到九三年的春风里开发区也呱呱坠地茁壮成长。也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我们一起长成了健康的青年,却不再敢相认。那些气势磅礴的厂房,那些一尘不染的车间,那些兢兢业业的工人们,在这片曾经安静的土地上鼓动起令人振奋的春潮。开发区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工业园就是城市经济的后花园,是城市的希望更是底气。
又去看唐墩的农业园,这个常常带孩子去踏青采摘的地方,却不曾听农场主人介绍过他经营这片土地的豪情与喜悦。宽阔的道路上繁忙的景象,更是绚烂了这份豪情和喜悦。开发区的开发不仅是工业,也鼓起了农业开发的春潮。听介绍说这里还将开发龙虾的新项目,将农业、旅游和餐饮一起开发,让人为开发区人的豪迈感到赞叹不已。土地就是这样的慷慨,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人的豪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再是一句空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更不会是一句笑话,而是开发区人脸上自信满面的春风。
最后一站看展览馆,也是颇有意趣的,就好像是为“倾听春天的故事”这篇大文章做一个美妙的收尾。从诗意的开篇出发,到动人心魄的产业园,再到令人振奋的现代农业,回到这个开发区综合展示厅就是对这一行的最好收篇了。现代化的声光电只是先进的手段,展现的开发区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也是城市发展的真正内涵之所在。现实的震撼在展示馆抽象的表达中得到了升华,电子沙盘里描绘的开发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又是一阵强烈的春风,鼓满人的心胸。
北关河边春意盎然,这是城市发展最为强劲的音符,是百姓的福气,是城市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