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少游村,整洁、明净的村容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一座拱桥连接东西,南北小河水泥护坡,岸边垂柳飘拂,间或桃花点点,水中麻鸭嬉戏,颇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我们穿过小桥向秦家大院走去,路两边的墙上到处都有秦少游的诗词。一路走一路品诗词佳句,少游文化氤氲于心。
“孝”与“亲”是少游家风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本欲先生一解颐,顿烦分米慰长饥。客无贵贱皆蔬饭,唯有慈亲食肉糜。”秦少游在京任职期间,一度生活清苦,家中人包括诗人自己,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唯有母亲一人能够吃上肉糜,少游对慈母一片孝心可鉴。作为父亲,秦少游对子女慈爱有加。他在《兴国浴室院独坐时儿子湛就试未出》中写道:“满城车马没深泥,院里安闲总不知。儿辈未来钩箔坐,长春花上雨如丝。”儿子应试未归,诗人心情焦急,卷帘眺望,只有如丝的雨落在春花上。诗歌于平淡中藏有波澜、安闲中暗藏不安,可见少游的慈父情怀。少游家风少游人世代传承,邻里之间、婆媳之间、人与人之间,相处和睦,孝亲之风已蔚然。
少游村东侧与甘垛镇银河村交界处有一座护国龙王寺,该寺庙建于原秦家垛、花家村(现属少游村)胡家村(现属甘垛镇银河村)三村交界的河心岛上,原名为花、胡、秦龙王庙,2009年正式命名为高邮护国龙王寺。该寺庙每年六月初六都要举行一次庙会,不少信男信女来寺庙焚香祈福,可谓人山人海、香气袅袅。庙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秦、花、胡三村的舞龙表演。三龙相聚甚是热闹。三条龙必须经过秦、花、胡三村,所到之处,人们开门迎接,鞭炮齐鸣。龙是一种图腾,是吉祥的化身。人们借庙会之机,祈祷菩萨、神龙的保佑,以求风调雨顺,四季丰收。
少游村人民深受少游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熏陶,乡风纯正,乡情浓厚。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做工、务农、养殖,其中以养殖无公害罗氏沼虾最为突出。近年来,他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中涌现出不少的好媳妇、好村民、好公仆。
三垛镇人民政府与少游村共同打造少游故里乡村旅游项目。以名人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为核心,打造文化体验、乡村休闲、亲水休闲的系列旅游产品,使旅游成为推动三垛镇和少游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不远的将来,少游村定会实现产业富村、旅游旺村、文化强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