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4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映平野绿 生态数吾乡
  □张荣权

  我的老家临泽是个千年古镇,世世代代的临泽人秉承“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古训,把生存环境作为人生的重要幸福指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临泽人把卫生提升到爱国的高度,以“屋梁洗澡,家俱翻身”的严谨认真,把全国卫生镇的红旗扛在肩上十几年。临泽的今天怎样?并不算大富大贵的临泽人有没有急功近利饮鸠止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的一时发展呢?我们一班故乡是临泽的人都十分惦念。

  4月13日上午,我随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倾听春天的故事”采风组踏上了故乡的大地,我的心即被这绿野平畴完全陶醉。

  首先看的是果园场。正是新雨过后,桃花的红艳还未完全褪去,梨花唱起了主角。那一树树的白花,摆着夸张的姿势,较着劲。那是一种自然的纯净的亮白,一种充满青春活力的艳白。人走在花海里,就如在天空的白云间徜徉,那种心境是生活喧嚣中的城市人无法想象的。采风组里的女生按捺不住羡慕,纷纷钻进花丛摆pose,直叫周边的那些树儿草儿睁大了眼忌妒。

  依山者仁,近水者智。这是古话,也是临泽人的写照。车上,同行的老乡告诉我,聪明智慧的临泽人坚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发展经济,坚持依靠科技土里刨金、水中捞银。兴建高效农业园,大面积种植芡实、茨菇、荷藕等高收益经济作物,大面积放养大闸蟹、小龙虾、扁白鲤鲫等高回报的水产生物。就说这种小麦,临泽人依托省农科所、扬州大学等单位的先进科技成果,大面积种植“糯小麦”,这是一项农业科研新品种,在临泽的土地上栽培成功。何谓糯小麦,这种小麦制成的面粉,有糯米的粘性和口感,成为超市销售的新宠。同样是发展经济,同样是立足本土,临泽人保护了生态,满足了市场,谱写了经济发展的新篇。

  中午时分,我们还看到了在临泽落户的新能源科技项目,这个项目以“生态、节能、环保”为宗旨,采取“渔光互补”模式,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利用并保护荡滩湿地的项目。在5500亩的湿地上,在不破坏植被的前提下,80多万片多晶硅太阳能光板吸纳阳光热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并入国家电网。这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2.23亿kwh。这与常见的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约80吨、二氧化碳约17万吨、氮氧化物约80吨。

  这是一个何等潇洒的劳作,又是一个何等惬意的收益,只要太阳升起,不耗煤,不耗油,不耗任何能源,没有噪音,没有烟尘,也没有废水,静悄悄又轰轰烈烈地进行。光伏发电的电流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家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同时,白花花的银子又源源不断地流进口袋。

  发展是硬道理,保护生态同样是硬道理。如今,在临泽这片土地上,保护生态、美化家园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自觉行动。我们在临泽合兴村,就听到了一个动人的春天故事。薛士清,一个40多岁的在外成功人士。2014年,个人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在合兴村菱湖荡遗址上,把垃圾场改造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菱湖庄广场。在个人出资土地流转的地方,他新修灰色平坦的车行大道。大道两旁,大片植绿,光栽植紫薇成片林就有10亩,新栽各类苗木3000多株。薛士清不图回报,甚至都拒绝故乡人对他宣传,他只希望包括他亲人在内的父老乡亲的生活环境好点,再好点。

  离开的时候生出许多留恋,车行在子婴河边,就想到这块土地曾养育过南北朝时追随陈霸先南征北战、死后配享武帝庙庭的杜僧明;想到北宋“誉满淮南”的乔竦,名列高邮“三贤”的乔执中;想到汪曾祺的老师韦子廉等等先贤,是这方秀水,这方热土,孕育了这里的文明。今天,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临泽人以一种独立特行的淡定,守护着这四野皆绿,滋养着这风景秀丽,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智慧。守着这份让人羡慕忌妒的生态,谈可持续发展那还不是三个指头拈田螺——十拿九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文游台
   第08版:专版
倾听春天的故事
光映平野绿 生态数吾乡
沐浴春风的田园
北关河上的春潮
寻找支点
沐浴文明新风的古镇卸甲
公田张庄的幸福生活
在“王鲜记”感受现代农庄
我们的田野是花园
在少游村倾听春天的故事
高邮报专版04光映平野绿 生态数吾乡 2015-04-21 2 2015年04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