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发创新活力 建设苏中名镇
  三垛镇地处高邮东部,是高邮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原二沟、三垛、司徒、武宁四乡镇合并而成,面积188.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273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居委会;人口8.24万人,其中集镇人口2万人。先后被命名为扬州市卫生镇、扬州市环境优美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扬州市重点中心镇、国家级生态镇。2012年实现全部工业产值73.7亿元,工业开票销售7.6亿元,工业入库税收3507万元。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提高重点中心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按照扬州市重点中心镇建设要求,连续三年实施集镇建设“十大工程”,投入近2亿元,实施集镇入口改造、光明路特色商业街打造、骨干道路建设、文化中心及文化场建设等,重点中心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建设品位、档次较高。 

  立足科学发展,坚守规划一盘棋 

  围绕“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要求,聘请扬州市城市建筑研究设计院完成了2011-2030年三垛镇总体规划修编。为体现规划对中心镇长远发展的导向作用,引导中心镇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我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思路组织,处理好长远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并制订分阶段实施方案;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的原则,综合考虑城镇定位、产业发展、人口规模等方面的情况,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突出中心镇重点开发区块和产业园区,完成了对镇北1.33平方公里局部控制性详规编制,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通过规划引导,分层分类加以推进,以带动中心镇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坚持务实发展,抓好建管两条线 

  一是强建设。加大对中心镇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投入,逐步拉开集镇建设框架。启动了占地1.33平方公里的镇北新区和行政服务新区建设。目前,以政府办公楼为核心的农服中心办公楼、工商分局办公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完善了通宝路、福安路、文汇东路、光福寺北路绿化、亮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拉开了“四纵四横”道路框架;完成了农贸市场和农民集中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三幢拆迁安置居民楼顺利交付入住。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集镇东西入口改造;提升了少游路、中心路综合环境;新建的通宝路、福安路、文汇东路、光福寺路美化、亮化、绿化一步到位,不断完善镇区内的主次干道交通路网和连接对外交通建设,形成了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了古雅秀丽的少游文化广场,新建了集会展、演出、培训为一体的农民文化中心;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社保、环卫、城管服务阵地。 

  二是精管理。加大对城管和环卫的投入力度,提高城镇管理水平。现有城管队员12人、集镇环卫人员29人;配备城管电瓶巡逻车一辆、扫地车一辆,专用清运垃圾拖拉机5辆。建立健全城管监察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责任到人、责任到路段的管理机制,加强与卫生、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协作,理顺管理职责,细分责任范围。依法开展打击违章建筑、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倒垃圾、破坏公共基础设施等行为,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权威。同时建立有效的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对城镇管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推进统筹发展,提升产业三步走 

  坚持以做优中心镇区、工业园和高效农业园区“一体两翼”为载体,推进“三大集中”,进一步走好三大步,做强三大产业,提速中心镇建设。 

  一是工业迈大步。坚持以纺织服装、消防器材、机械加工、精密铸造等“四大产业”为主导,着力通过强势招商引项目、加快转型促提升,鼓励企业退镇进园,实施二次创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力。2012年实现全部工业产值73.7亿元,工业开票销售7.6亿元,工业入库税收3507万元。 

  二是农业扎稳步。深入推进千亩蔬菜大棚、千亩立体种养、千亩苗木花卉和万亩罗氏沼虾养殖、万亩良种繁育和万头生猪饲养等“千”字头、“万”字头工程,为加快农民增收、推进农民转身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服务业走快步。结合全镇总体规划修编,重点对镇区商业网点、核心商圈、特色街区进行规划设置,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和各类市场,不断丰富服务业的发展内涵。启动实施“少游名人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推进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建成中心花园、康华花苑、新天地花苑、阳光小区、三阳第一城居住小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每年新增房地产建设面积不少于1万平方米。 

  加快创新发展,提质创优四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挂帅,全体副镇级以上领导干部为成员的重点中心镇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业经济、集镇建设、农业农村三个专线小组,按照目标要求全力推进、全速建设、全面落实。同时,坚持把重点中心镇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彻于全年工作的始终,做到年初规划有安排、月度例会有研究、季度推进有检查、年终总结有考核。二是建设氛围营造到位。着力通过重点中心镇建设推进会、重点工程现场办公会、重要事项研讨会等,明确要求、细化指标、奖惩激励、承诺表态、签订责任状等,把工作的要求明确到位、落实到人、分解到底。利用流动宣传车、标语、戗牌、橱窗等不间断宣传年度“十大工程”建设项目、环境整治范围和重点。三是地方财政投入到位。按照每年不少于1亿元的标准,在镇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抽挤资金、拆借资金、争取资金,以及社会化运作资金等途径,来确保城建工程加快实施。两年来,除镇财政投入外,通过多元融资,累计筹集资金4500多万元。四是群众支持配合到位。通过强势宣传、强势建设、强化管理,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支持和配合中心镇建设氛围浓烈,参与中心镇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为深入推进中心镇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盂城驿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7版:专版
   第18版:专版
   第19版:专版
   第20版:专版
   第21版:专版
   第22版:专版
   第23版:专版
   第24版:专版
   第25版:专版
   第26版:专版
   第27版:专版
   第28版:专版
   第29版:专版
   第30版:专版
   第32版:专版
   第33版:专版
   第34版:珠光豪庭
   第35版:专版
   第36版:广告
激发创新活力 建设苏中名镇
高邮报专版08激发创新活力 建设苏中名镇 2013-10-18 2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