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水利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紧紧围绕水利现代化试点县以及“十二五”目标任务,把提高保障能力、切实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促进人水和谐始终贯穿于水利各项工作,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和水利管理体系,不断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
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积极配合省、扬州市开展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建设,不折不扣完成工程征迁工作,保证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去年,组织实施了南水北调水源调整工程和南水北调血防工程,为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工程顺利通水提供了有力保证。
农村水利建设方面围绕“功能健全、节水生态”的现代化农村水利,连续三年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目前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工程实施后,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农业稳产高产,促进了农民增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突出。围绕“健康河流、生态水乡”的目标,不断加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力度,仅去年我市共疏浚整治农村河道1546条,土方1670万方,是往年任务数的三倍以上。通过疏浚整治,农村河道淤积状况有所改观,河道功能得到恢复,河道环境明显改善。围绕“现代化节水生态大型灌区”建设目标,扎实开展新一轮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为今后几年开展灌区节水改造打好基础。
城市水务建设方面围绕“分框设圩、分片治理”的原则,对城郊6个圩口实施联圩并圩工作,逐步实现外围屏障安全可靠;新建万斤河、东门大沟、牛缺嘴等闸站,增加排涝动力26个流量;对城区11条骨干河道进行疏浚清理,强化19条城河日常管护。由水利部门负责建设与运行的海潮污水处理厂运行质态良好,日处理污水能力达5万吨,年削减COD2564吨,为打造南水北调“清水廊道”奠定了基础。
区域供水方面在扬州地区率先启动区域供水工程,通过近5年的努力,至去年8月份实现全市区域供水全覆盖。经过一段时期的试运行管理,供水质量与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饮水安全的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已初步建立取水许可、取水论证、计量收费、节水评估等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了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全市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