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水·晚霞

  □  朱明荣

  一个晴好的傍晚,信步往湖西去。过了二桥,一片苍茫的湖水便铺展在眼前,从脚下的岸沿一直漫向目力不及的天尽头。湖水的色调是分层的,近岸处带着泥土的憨厚,泛着浑浊的微黄;往远处去,浊色渐渐沉淀,透出温润的碧,像被岁月磨亮的玉;到了水天相接的地方,碧色又淡成若有若无的银,与灰蓝的天晕染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水哪是云。

  这时,三两只野鸟闯入视野,它们不成群,只或高或低地在芦苇上空盘旋。翅膀一抖便划出优美的弧线,时而高翔入云,把影子投在霞光里;时而低掠水面,翅尖似要沾到清凉的湖水,却又轻巧地扬起。它们不怕人,自顾自地飞着,仿佛这寥廓天地本就是它们的庭院,自在得让人心生羡慕。

  目光很快被湖中的船影勾了去。那该是归航的渔船,走得慢悠悠的,船身是旧的,木色被湖水与岁月浸得发黑,唯有船尾两面旗是鲜亮的——一红一蓝,在暮风里猎猎飘动。风比岸上急些,两面旗子便肩并肩地舞,像一对默契的伙伴,一同扛过湖上的风浪,如今又一同朝着温暖的岸归去。最惹眼的是那高高的桅杆,瘦瘦、直直,指向天空,在暮色里看,竟像一支褪了色的巨大毛笔。那桅尖仿佛蘸满了天光云影,正在无垠的天空这张素笺上,从容地一笔一画书写。把湖上暮景晕染得既有画意,又有诗情。

  而这一切,终究敌不过即将登场的主角——晚霞。起初,太阳悬在西天,光芒已失了白日的灼热,柔得像一枚巨大的温润蛋黄。它把光毫无保留地投给湖水,整个湖面陡然生动起来:万斛金波粼粼闪烁,像无数碎金在水面舞蹈,连空气里都浸着暖意。湖水的湿气混着霞光的暖,氤氲成奇妙的温柔,照在脸上时,竟想起“斜日湖光迎我笑”的诗。可不是么?这哪里是光,分明是湖的笑靥,那跳跃的波光,就是它明眸善睐的眼波,见了远来的客,便用最灿烂的模样来迎接。

  但这笑容是会变的。太阳一寸寸沉下去,西天的颜色便拉开了一场盛大的典礼。先是一角被染成淡淡的橘粉,像少女羞涩的面颊;这颜色是流动的,仿佛谁打翻了稀世颜料,顺着云层缓缓漫开——橘粉浓成胭脂,胭脂又深成绛紫。大片云彩被镶上灿烂的金边,边缘清晰如剪影,内里却仍是沉沉的青灰,像裹着光的棉絮。云彩的倒影落在湖里更妙,湖水成了变幻莫测的巨镜,天上霞有多绚烂,水里色就有多旖旎。绯红、金黄、紫晕在水波里荡漾、交融,破碎了又重组,像无数彩色精灵在水下嬉戏。天上霞与水中霞遥相呼应,水天没了界限,连成一片流动的光之海洋,连落霞都似不是沉入西山,而是依依不舍地融进湖水怀抱,归向那孕育它的天与水的混沌里。

  可这壮美得近乎心碎的景,并不长久。顶多一刻钟,最浓烈的色彩便开始消退,像盛宴将散、宾客渐稀。金色先隐去,红色淡成暗紫,最后连这点紫也守不住,被四面八方涌来的青灰吞没。天与湖渐渐沉寂,恢复了夜晚该有的沉静,方才的锦绣恍如一梦。

  热闹是霞光的,也是流连忘返的游客的。每年每日,都有像我这样的人,把一段闲暇光阴存在这里,献给湖与霞。我们带走满眼绚烂与满心感慨,却似总带不走湖底深处沉淀的魂。

  这高邮湖,古时叫甓社湖。宋人的笔记里藏着它的神异,说湖中曾有巨大的“甓”(砖瓦)浮出,光灿如玉,更有明珠烛天;沈括在《梦溪笔谈》里也写,友人在此夜读时,湖上忽有巨蚌张壳,壳中明珠如拳,白光如练,竟照亮了整间书斋。那是何等光景?不是晚霞的温柔短暂,而是来自湖底深处的清冷神光,属于孤独的潜修者,也属于那个满是灵异与想象的旧时光。

  而今,“甓社”旧名远了,神话传说淡了,但高邮湖的魂从未褪色。它只是换了方式与时代对话:不再借巨蚌明珠显灵,而是用每场晚霞的绚烂、每次水波的轻吟,邀我们以新的眼睛发现美。我们举相机捕光影,是用现代方式与湖共鸣;写诗句赞景色,是用真诚心灵触它温度——那些旧时光里的神话,或许早化作晚霞的金边、湖风的絮语,悄悄融进每个驻足者心里。

  旗影、鸟影、船影渐渐被暮色包裹,却未消散于黑暗。我静静伫立,直到最后一缕天光为湖面镀上薄纱,才带着满心暖意转身。我不必遗憾带不走晚霞,也无需执着寻明珠——湖的开阔、霞的璀璨、风的清爽,早已化作明亮的力量,稳稳装进行囊,足以照亮往后每一段寻常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版
湖水·晚霞
南园的日子
夜听
怀念虎宝
发包(小小说)
高邮报副刊03湖水·晚霞 2025-10-21 2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