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气预报》一页邮集创作谈

  □  高超

  中华集邮联和中国邮政总公司联合举办命题“漫游科技世界”一页主题邮展,目的是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推动社会进步。本次邮展在选送作品上无门槛,海选式,入展作品由专家评审和评比。扩大和调动基层集邮爱好者兴趣,让更多人参与集邮活动,这真是一件好事。

  其实一页邮集还是很难编的,命题邮集更难。如果做好了,它就像一部微型小说,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页邮集入选邮展是我的心愿,我必须精心准备,选题是关键,查阅有关航天、天文、水利、交通、商贸、军事、自然科学、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科技资料,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天文中的小课题《天气预报》。

  我是50后,对天气预报太熟悉了,从小就听高邮广播电台天气预报栏目内容,每天早、中、晚三次,至今高邮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夏素兰、陈冬梅、陈永平的声音记忆犹新:下面播送高邮气象台天气情况,今天晴、风力2级、气温20摄氏度。预计明天傍晚多云转阴、有阵雨、风力4至5级……该栏目伴随着高邮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

  选题定了,收集相关材料,了解天气预报古今发展历程和科学手段。编制前言纲要,前言阐述气象是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雨、雪、霜、雾、雷、电气象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进行区域气象预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起到预防减灾的作用。纲要章节分三个部分:

  一、古代气象科学。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一种侯风仪——“相风铜鸟”,安装在天文台的灵台上,它的形状像一只鸟,可以随风而动,主要测风力,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风仪器,到了晋朝又将侯风仪材质改成了木质,轻、巧、便,测风更加准确,这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这一章节中,我还精选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火攻曹营的片断,击退曹操的八十万大军。诸葛亮不但有军事才能,更有渊博的天文气象知识,准确的天气预报,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二、现代气象科学。讲述我国气象组织与世界气象成员国进行交流,互通气象信息,用以协助人类各种活动。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地面气象站、数值预报、海洋天气预报、气象人才培养,通过互联网、电视、手机进行精准全国范围内的天气预报。

  三、防灾减灾、方便生产和生活。由于自然天气造成一些地区洪涝灾害,天气预报给党和政府防灾减灾提供决策。1991年我国江淮地区遇到百年未遇洪涝灾害,我省通过气象和水文资料连网,为军民奋战在抗洪一线,有了科学依托。体现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奉献精神,体现党和政府关心关爱,与民同战洪魔。把灾害降低到最小,为农田水利提供保障,为工业交通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

  上述邮集章节内容明确,文案定了,用邮品讲述才是硬道理。查阅新中国发行邮票目录,认真选票,贴近内容,先易后难,最难的是两枚雷电和阵风邮票收集。利用邮友和邮商,向他们求购,最终还是外地的邮友帮我提供了法国1963年发行极地探险20周年的邮票。海洋天气预报准备用邮戳来表达,保证邮集邮品多样性,苏州的邮商代办帮我找到了一枚2021年3月23日江苏吴江邮政发行的“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彩色邮资机戳。由于我全身心的投入和邮友们的帮助,完成了天气预报一页邮集,并入选全国昆明邮展,在此感谢邮友们的友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稿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刊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特刊
   第14版:特刊
   第15版:特刊
   第16版:特刊
   第17版:特刊
   第18版:特刊
   第19版:特刊
   第20版:特刊
   第21版:特刊
   第22版:特刊
   第24版:特刊
   第26版:特刊
   第28版:特刊
   第30版:特刊
   第32版:特刊
   第36版:特刊
   第38版:身心健康
   第40版:专版
   第42版:特刊
   第43版:特刊
   第44版:特刊
高邮市民守则
一页邮集
编号邮票实寄封
《天气预报》一页邮集创作谈
追忆邵天华老师
高邮报专版40《天气预报》一页邮集创作谈 2024-04-17 2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