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聚焦“六强” “六化”提升~~~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六强” “六化”提升
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高邮大虾”节
“高邮大虾”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
高标准农田
农产品电商销售
关于公布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成立高邮市农业现代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邮政人[2022]35号
秸秆综合利用

  农业农村局

  自2022年高邮市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农业特色资源为基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旨,聚焦“六强六化”的建设标准,全力打造走在前、做示范的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一、聚焦质量强,提升标准化农业建设水平。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增加高品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一是持续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响”三品战略,建成3个国家级核心育种(良种、保种)场,全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8%以上,实现四星级以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覆盖。“高邮鸭蛋”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秦邮蛋品有限公司“秦邮”牌获江苏省农业企业知名品牌30强和中华老字号殊荣。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完善稻麦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加工技术规程,持续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连续三年获省A级评价,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国家级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1个,高邮鸭集团入选扬州唯一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95.78%,位居全省前列。

  二、聚焦生态强,提升绿色化农业发展质态。突出生态化、绿色化,发展健康可持续农业,提高农业供给能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一是推广“三田”融合模式,将粪肥还田和秸秆离田的作业田块,安排在新建或在建的高标准农田区域范围内,推广“三田”融合模式12.33万亩,培育秸秆收集离田主体19家,粪肥和秸秆产业规模达1.8亿元,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二是推进特色产业绿色发展,坚持高邮大虾全面生态转型,印发《全市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高邮大虾生态养殖实施方案》,试点推广纯大水低密度种草养殖、高位池轮捕轮放、高邮大虾小龙虾轮养等新型养殖模式,扎稳扎牢“好水养好虾”的绿色发展优势。三是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国家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模式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重大项目,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58%,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三、聚焦装备强,提升设施化农业保障能力。突出机械化、设施化、特色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一是推动机具装备升级,获批创建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大力推广新型智能、绿色农机装备和特色农机装备,全市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粮食生产机械化率稳定在95%以上。二是强化生产设施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1.9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单位、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激励县。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完成900个表层样点的采样和制备任务。

  四、聚焦数字强,提升智慧化农业引领作用。推进农业“智改数转网联”,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邮农业走在前、做示范。一是建立农业资源监管数字化平台,高标准农田、农机管理数据实现“上图入库”,农业基础数据资源库持续完善,在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领域,应用数字化动态监测监管技术模式,农业污染治理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二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数字化水平,建成无人作业示范农场3个,推广智能农业机械1146台,建成高邮鸭蛋数字营销辅助决策系统、高邮稻米“米通政民”等特色化应用场景。三是打造农村基层管理数字化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在三垛镇兴联村建成乡村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乡村治理的直观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五、聚焦主体强,提升园区化农业发展活力。深化“一园一区一基地”建设,促进集聚发展,积极发挥平台载体的示范带动和行业引领作用。农科园以“科技”为导向,扬州大学(高邮校区)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正在推进扬州大学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实验室暨种子创新研究院建设。完成了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23-2035年),对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进行了合理规划,坚持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并行。正在高质量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集聚区。四河四路以“产业”为引领,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成2140亩高邮大虾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构建了“企业+基地+农户”联动带农机制,搭建了高邮大虾智慧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养殖决策,走好“高邮大虾”标准化、生态化、园区化、科技化、融合化发展道路。鸭产业基地以“资源”为优势,聚焦“6+1”发展,坚持市场化打造、实体化运作,打破农产品初始形态,推出系列新产品。与东方甄选、网易严选、三只羊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六、聚焦链条强,提升融合化农业澎湃势能。加强项目引领、产业集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打造全链条、全方位的现代农业。一是项目化推进产业发展,以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等重大项目为引领,以农科园、“四河四路”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高邮大虾产业园、食品产业园为重点平台,建立健全动态调整的重大项目储备库,支持发展食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电商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收59.32亿元,增速16.67%,宏大饲料、振扬米业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二是区域化打造产业集群,围绕“高邮大米、高邮鸭业、高邮大虾”三个重点产业和“高邮湖大闸蟹、黄羽肉鸡、扬州鹅”三个特色产业为主的“3+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食品产业园、“味稻小镇”产业带、优质肉鸡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在东部地区发展高邮大米,湖西片区发展高邮鸭业,中部地区发展高邮大虾,加快形成错位发展、互补互促、全面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多元化丰富产业业态,举办“高邮大虾”旅游美食节、高邮梨花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建成省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点5个,2023年全市休闲农业营收达到4.87亿元,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近25亿元。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紧扣“六强六化”的创建目标,创新建设模式,打造示范亮点,加快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聚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高邮样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稿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刊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特刊
   第14版:特刊
   第15版:特刊
   第16版:特刊
   第17版:特刊
   第18版:特刊
   第19版:特刊
   第20版:特刊
   第21版:特刊
   第22版:特刊
   第24版:特刊
   第26版:特刊
   第28版:特刊
   第30版:特刊
   第32版:特刊
   第36版:特刊
   第38版:身心健康
   第40版:专版
   第42版:特刊
   第43版:特刊
   第44版:特刊
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高邮报特刊15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024-04-17 2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