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市工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目标,出实招、求实效,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390亿元,增幅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9.2%,位列扬州7县(市、区)第1;完成“擂台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认定68个,新签约注册到资项目16个,新签约新开工项目19个,为高邮十一夺红旗发挥突出作用;完成扬州“三新”新开工项目34个,新竣工项目43个,完成率均位列扬州7县(市、区)第1。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全力推动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一季度“开门红”。一季度,我市实时工业开票销售实现338.4亿元,增幅16.5%,增幅位列扬州7县(市、区)第1;完成工业投资75.4亿元,增幅14.8%;累计上报扬州“三新”新开工项目23个,新竣工(达序时)项目20个。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继续锚定“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目标定位不动摇,聚力推动高邮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强化调控稳运行。配合做好“数字工信”平台建设,强化上下联动监测、重点行业监测、重点企业监测预警。围绕核心指标,制定工业经济指导计划,建立月调度、月通报制度,确保重要指标“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年工业开票增长10%以上,总量规模达1530亿元以上。持续实施“培大育强”和“中小企业助推升级”工程,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全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8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92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2家以上。
立足产业兴项目。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紧扣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5大集群,聚力打造“511”产业体系。聘请智库专家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绘制重点企业图谱、产业链上下游图谱、产业招商图谱,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定航。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切实做好项目建设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力争全年完成“三新”新开工项目30个、新竣工(达序时)项目49个、新达产项目40个。
科技创新强发展。指导全市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建设,引导企业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强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全年新增扬州企业技术中心2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梳理我市产业链上的技术堵点、痛点、断点,制订产业前瞻技术攻关计划,面向全国大院大所发布企业技术需求,邀请国内高校院所揭榜竞榜,强化产学研合作。
数实融合促转型。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发展,加速数实融合步伐。聚焦示范引领,构建示范车间、示范工厂、标杆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企业从制造环节到企业层面的全面智能化改造。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05个,“上云用数”项目190个。
提升服务增质效。持续做好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兑现工作,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知晓度、扩大政策覆盖面。继续推进企业家及经济管理干部培训工作,启动高邮市青年企业家“三年培育计划”第三期培训班(重庆大学)、全市聚力产才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题培训班(浙江大学)。全年举办3-4期工信大讲堂,进一步推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经济管理干部解放思想,建强企业家、科研人才、产业工人“三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