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江楼游记

  □  姚维儒

  早年我在南京读书和医院进修期间,南京的景点几乎跑了个遍,而后来重新建造的阅江楼,几次想去都没去成,这次终于见到阅江楼的“庐山真面目”。

  宣告进入冬天才几天,气温突然回暖,十一月的暖阳丝毫没有初冬的感觉,这也吊起我出行旅游的欲望。说走就走,星期天下午女儿驾车带着我们俩直抵南京,通过导航,七弯八拐地来到了仪凤门城楼。仪凤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位于南京下关狮子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坐东朝西,现为阅江楼景区重要组成部分,过了仪凤门没几步即来到阅江楼景区的入口。阅江楼景区有东门、南门和西门,想要轻松一点的话,可以在东门乘扶手电梯直达孙中山阅江处,或者在南门坐电梯直接上山顶。根据70岁以上老人和退伍军人的优惠政策,我们三人在景区南门免费乘电梯进入到景区。

  从南门电梯一上来,映入眼前的就是《阅江楼记》碑亭,向西是碑林长廊,墙上嵌有有关南京历史文化的若干石刻,向东则是极具皇家风范的观江亭。碑亭正面是明太祖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背面的《阅江楼记》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奉诏所作的一篇歌颂性散文。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我沿着石阶慢慢地走近被誉为“江南第一楼”的阅江楼。该楼位于南京城西北,坐落在长江边狮子山上。主楼高52米,外观4层暗有3层,共7层。整体看来碧瓦朱楹、彤扉彩盈,有着皇家之气派。进入楼内,迎面平台放置着皇帝的龙椅,周遭木构精雕细刻,无比华美,更显皇家气派。待真正踏入楼顶,北边的长江、东边的南京长江大桥、东南边的紫金山以及南京城景尽收眼底。初冬的落日把长江映成淡淡的金黄色,增添了几分妩媚与温柔。一边是滔滔的长江之水,一边是南京市中心的都市风光,可从朝霞追到落日余晖,能持续惊艳身心。

  值得一说的是,当年明太祖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建一楼阁,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但当年的阅江楼没有建好就被突然决定停建。直到1997年才正式建造阅江楼,2001年9月竣工建成,从此结束了600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版
芦荡边的新四军修枪所
学习汪曾祺
心念一棵树
在北京的景山上
阅江楼游记
项王故地游
高邮报副刊03阅江楼游记 2024-03-22 2 2024年03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