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恩平
北京故宫去过多次,唯独与故宫神武门仅有一路之隔的景山公园没有去过。去年5月中旬的一天清晨,我专程游览了早已仰慕的景山公园。
穿过万岁门径直来到公园内部,正值暮春时节,惊喜地发现景山脚下到处种植的是牡丹花,漫山遍野,随坡就势,就连一些不起眼的假山石里、旮旯边上都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牡丹花。再往里边走一走,古老的松柏树下大大小小的牡丹园有好多个,面积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多、如此美的牡丹花,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黄的似金,紫的似烟,白的似雪,共同组成了美丽的花海。流连其中,眼花缭乱,花香四溢,如醉如痴。我想起了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早晨的景山公园像一个偌大的文体中心,除了游人之外,更多的是当地在此晨练的中老年人,有打拳的、舞剑的、跳舞的、下棋的、踢键子的、拉京胡的、唱京剧的,最多的则是乐队配上大合唱的,合唱的内容以红歌为主,就像拉歌比赛似的,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峰回路转,不知不觉来到一块石碑前,上书“明思宗殉国处”,落款是“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 故宫博物院敬立”。1664年4月25日,也正是牡丹盛开之时,崇祯皇帝眼看李自成率军攻破京城,逃到此处一棵歪脖子槐树下上吊身亡,从此明王朝结束。有人说崇祯是个好皇帝,因为他在位时勤政有为;自缢前不忘黎民,他在遗书里写道: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沿着曲折盘旋的登山路拾级而上,很快就到达了景山五座亭子最高的建筑“万春亭”。登高远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北京城尽收眼底。向南看,故宫众多宫殿沿着南北中轴线递次排列,黄瓦红墙,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宏伟壮美;一旁的国家大剧院巨大的“蛋壳”煜煜发光,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清晰可见;向西南眺望,中南海、北海的水面波光粼粼,一片湛蓝;向北看,地安门大街、钟鼓楼近在眼前;向东看,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和CBD的摩天大楼群历历在目——北京的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景山真的不愧为京华揽胜第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