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世平
学习汪曾祺,不是照抄照搬,不是模仿套用,而是既要立足汪曾祺,又要跳出汪曾祺;既要守正文学底线,又要创新文学思维。说到底,就是要真正学懂弄通汪曾祺的文学思想、文学精髓和文学艺术,学习他的文品与人品。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三化”。
一学汪曾祺,文学要生活化。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乐趣常常被琐碎的事物所掩盖,从汪曾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生活的乐趣很简单,有时候不过是一份热腾腾的饭菜。比如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寻找当地的特色美食,从中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汪曾祺,就要从汪曾祺身上找到自己学习的“位置”,并且要学会“坚守”,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生活的美好。有人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我深有同感。汪曾祺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大家,就是他能用平常心、说平常话、成平常文。
二学汪曾祺,语言要平民化。汪曾祺文章语言很美,是公认的事实;很耐读,更是众口一辞。汪曾祺很注重语言的锤炼,随便找一篇作品,都能感受到他的文学语言有节奏,不乏味,不呆板,句式不千篇一律。他对创作很认真,要求很严肃,处事很低调,随处可见小温大爱之情怀。语言平民化是汪曾祺作品的最大特点。他的文章语言表达风格独特,不追求华丽修饰,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能够贴近生活并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他的每篇作品,上到教授,下到小学生,都能读得懂、记得住,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学汪曾祺,阵地要多元化。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汪曾祺是高邮的,更是全国的,甚至是全世界的。高邮是汪曾祺的家乡,家乡人无不为有个汪曾祺而感到骄傲。学习汪曾祺,宣传汪曾祺,研究汪曾祺,就是为了宣传高邮、推介高邮、发展高邮。要从如何认识汪曾祺、如何解读汪曾祺、如何研究汪曾祺等入手,多元化地去学习宣传、去研究挖掘、去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