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智慧瑞禾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常态化服务质效持续提升。扬州智慧瑞禾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围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心工作,对标城市创建高要求,专注“精准化、精细化、精品化”城市环境服务。日常保洁管理精细化作业,落实“定人、定岗、定标准、定责任”四定制度,确保“三清四无断面光”,综合运用机械化与人工结合模式,着重解决漂浮物、杂物等破坏城市道路整体形象的问题,实现“道路见本色”;垃圾收运处置精品服务,摸排城市垃圾桶易满溢点位(时间段)共计293个,推行“啄木鸟”式专人专车、定时定点清运,对主次干道垃圾收集容器实行常态化清洗消杀,提高巡回收集清运的频率,做到生活垃圾及时清运、车走地净、无遗撒滴漏。热点盲点问题精准发力,针对社区杂物和居民装修垃圾问题,会同社区、物业,集中歼灭式清理清除,创建期间累计清理杂物、建筑垃圾8.75万吨;针对城区所有公厕实行定人、定时、定标准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厕清扫保洁频次,年均检修、清掏公厕180处,更换、更新公厕文明标识1000余张。
服务发展能力与时俱进。一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投身战“疫”一线,高质高效完成医疗废弃物收运,为打赢疫情防控贡献力量。2021年成立医疗垃圾应急收运处置工作专班,累计清运全市城乡所有医疗机构、隔离点和核酸检测归集点的医疗废物210次,合计120吨;2022年经开区疫情封控期间,紧急调度专人专车有效保障了封控区内生活垃圾的及时转运;在核酸采样屋常态运行中,认真做好主城区26个核酸采样屋大规模检测和日常所产生的医废收运,保证了主城区采样屋产生的医废垃圾收运安全、及时。二是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市大气办要求,2022年,对大气自动监测点周边道路的洒水抑尘,每日对重要路段、区域,机械清扫3次、洒水3次、喷雾4次,强化老年大学、文体中心周边两个站点降尘工作,实现循环作业,严格控制浮尘,保证周边环境质量;针对施工场地周边,不断地优化道路洗扫模式,增加洒水、洗扫、雾炮作业频次,控制扬尘,有效保障空气质量;针对城市主次干道,采用机械化洒水、清扫作业白夜班交替模式,实行巡回式清扫、洒水,月均达1.3万吨。
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积极组织雨雪、防汛特殊保障工作,除雪车辆、融雪剂等物资齐备,结合雨雪天气实际,采用机械除雪、人工铲雪、撒融雪剂相结合的方式,保障主要干道、各大商超、桥梁等人流车流密集地段的道路畅通。针对汛期安全,组建抢险突击队以“雨”为令、闻“汛”而动,组织全员在路段不间断巡查,排查安全隐患,清点苗木受损情况,第一时间清除倒塌绿植路障、组织疏通窨井排水,对主要道路、公园中发现的倒伏苗木扶正、加固,保证道路积水顺利排放,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作业队伍力量稳中有增。一是在完成经济开发区、城南新区、高邮镇、高新区、城管局、水利局共计1041名原有人员接收基础上,通过社会招聘方式新增职工总数达1300人。二是保险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作业人员中,年龄较小的一线职工均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础保险,对于其他未享受社保待遇的职工,由市场化企业为其补充购买了部分商业保险,有效稳定了作业队伍。
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高。督促市场化企业投入6000万元,集中采购多种类型、不同规格、性能优越、适用面广的专有机械化设备。综合运用机械化与人工结合模式,实行“冲、洗、扫”“三位一体”作业模式,做到定期清洗、精准管理,同时针对部分主次干道油污问题,着力加强餐饮业集中、人流量较大区域的地面油污清理工作,定期组织清洗人员分区划片,每周组织2-3次的清洗,有效提升路面整洁度,实现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
市场化考核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行“质量与市场挂钩、服务与效益并存、考核与指导并重”的市场化作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