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周山镇小学 陈令骧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在上早读课。
一觉醒来,发现窗外天色已明,便一跃而起,开始了当天的早读。看看手表,刚刚五点多一点。
第一站大都在卫生间。一边除去昨日之污秽,一边吸纳今日之清风,不知不觉,几页书就翻过去了。欧阳修说,读书有“三上”,谓:马上,枕上,厕上。马上行走读书谈不起来,就是坐在行驶的汽车上读也晃眼。而人到中年,睡前读书,常常成了催眠的节奏,刚捧起书,就已昏昏欲睡了。唯有厕上读书,于我较适宜。早上起来,精神抖擞,如厕读书两不误,堪称统筹方法运用之经典。
规定动作完成后,会端坐在办公桌前,继续我的早读。一般是默读,偶尔遇到精彩的地方,也会忍不住轻轻读起。或勾画,或批注,虽没有深入的思考,确有刹那间的真实触动。
自去年寒假以来,已读完《南渡北归》《西游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薛法根教阅读》等书,虽然很多内容印象并不深,但倘若再次翻阅,一定会有老友相逢之感。而近日阅读的是周益民老师的《三十人行》、松居直先生的《松居直最喜欢的50本图画书》、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范梅南教授的《教学机智》。早读,常常是将这几本书放在一起读。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听林清玄先生讲学的事,先生说他写作都是六七本书一起写,听后惊叹不已。我写一篇文章尚且不易,更谈不上成本的书了。但,读书却可以向先生学习的。读几本不同风格的书,就如同品尝几道风味迥异的佳肴一般,或清淡,或香醇,这里舀一勺,那里夹几块,时而大快朵颐,时而细嚼慢咽。吃饱喝足后,还不忘向群里的小伙伴们炫耀一番,我心中的那点小得意,想必他们隔着手机屏也能感受到。当然炫耀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每日打卡,催促自己不要懈怠。
十多年前的一次学习,原扬州教育局局长郑万钟老先生的一席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家里四周未读的书,就像眼睛一样盯着自己,在催债。要说欠债,我欠的书债也不少。妻常说我读书是叶公好龙,她说的倒也是。许多书常常是买回来翻上几页,便束之高阁了。现在,我寻得了一条还书债的捷径,那就是早读。虽然,每天还的不多,但积跬步能至千里,积小流也能成江海,就这样读下去,债总会越来越少,人也会变得更加清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