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汪老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始终是人们的一个梦,但不是汪老本人的梦。由陆建华牵头、景国真编导的《梦故乡》作为专题片,曾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反响,那里面有汪老的京腔自白,有省戏剧学校学生扮演的小英子与明子的对话,还有地方剧团演员扮演的“女将”们风摆柳似的在走过。这《梦故乡》是汪老身后不多的却很珍贵的视觉资料。
从大腕张艺谋到知名撰稿人季丹,一个个思考数月乃至数年,只好视“汪”兴叹。说张艺谋始终找不着水的感觉,故难将汪老作品搬上银幕,那么,张导拍出许多名山大川、到处有水的影视,又作何解释。山山水水,人人爱看;传说掌故,任张捏合;纵然有错,无伤大雅。只能说,张导的那种艺术风格,不一定适合汪老笔下的风俗画乡土味。
高邮触“电”者有王震(演员)、陈健(导演)、陈仲如(编剧)等。就陈仲如编剧而言,已被多个省电视台播放两部计55集(《明末风云》获2006年浙江省牡丹奖唯一的一等奖),可谓颇有收获。他也将《受戒》等三篇文章改编成电影剧本,投资方已经敲定,可惜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有约在先,只好作罢。时至今日,不见青年电影制片厂的编导推出一部汪味的影视,其中缘由,只有他们自知。要知道,陈仲如在汪老面前表白,要拍汪老的影视作品,起初遭汪老否定,后经其再三说明,道出了《受戒》的真谛,才让汪老改编了态度,叮嘱他:“你写好后,先给我看看。”这样零距离的指点,随着汪老远去,已云消烟散。
汪老虽然仙逝,但是他的观点依然在耳边回响,有的已经镌刻在记忆的年轮。汪老说,我的作品,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他还说,我的作品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他又说,我的小说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不适宜改写成电影剧本。
我以为,将汪老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在全国扩大影响,提高高邮的知名度,固然是好事,但是有诸多因素制约,注定此梦难圆。
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有剧本,无人投资,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投资从何而来。
短篇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也难。这也是汪老作品文本与风格决定的。他连一个中篇也没有,硬是将许多肉揣到油条中,成不了一道美食,美不了我们的味蕾。汪老的作品平凡中不平凡,解得汪味,是要靠悟性的。银幕上或屏幕上,靠什么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也有个票房和收视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