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陪汪老踏访奎楼
  □  陈其昌

  1991年金秋,汪老曾祺第三次回到故乡,其参观、讲学、访亲的日程安排得很紧。一个秋阳杲杲的下午,汪老要我陪他到奎楼一带转转。

  那年高邮遭受了洪涝灾害,宋城墙东南角出现险情,正在部分维修,奎楼已经封闭。汪老的话题是从奎楼及荷花厅、聚星堂开始的。他说,奎楼顶层天花板上绘有《魁星执笔图》,其笔尖指向文庙方向,那里就文运昌盛。他又说,那只是人们的一种祈求。

  汪老对已暴露在外的宋城砖(或为高邮军城砖)上的监工者姓名感兴趣。他说,古代人对建筑城墙要求很严,砖块上留下姓名,是一种责任制的表现。是的,砖头已经砌在城墙中,决不是为扬名于后。这个道理我懂。若不是这次维修,哪里能看到呢?

  那时的蝶园树木丛生,遍地杂草。汪老指着一棵400多年的古树告诉我,这是柏树不是松树,柏树叶扁平,松树叶似针;并说,要好好地保护它。我抬头望着古树,一个树头已完全干枯,另一枝杈成了主干,郁郁苍苍焕发生机,此树生命力可真强。

  此后,我们坐在奎楼下的台阶小憩。汪老抽着烟问这问那,说,荷花厅可以吃茶,聚星堂可以读书、玩耍。我说这些都没见过,却把抄来的一副聚星堂抱联读给他听。联为徐崇城文章中所写。内容是:小桥随路转,却绕得,十亩荷花,一堤杨柳;矮屋傍城居,正遥对,三层塔畅,万丈魁光。他说我读得太快,叫我再念一遍。我念了,他说,妙对。对仗工整、平仄相应,将情景尽包含其中。他问是谁撰谁书,我说文章中没有写。他又说,大概是清末民初所作。将来重建聚星堂时,可以请名人再书。我反应太慢,当时就应提出请汪老写。可惜,机会一去不复返了。

  回程的路旁,依然是菜地、粪缸、小渠。汪老又说道,这个地方还有个妈祖庙。我说没有。他说,妈祖就是天后,生时为人治病,死后普渡众生,就如同高邮的耿七公一样。东南沿海都有此类庙宇,有的地方又称天后宫。一听说是天后宫,我赶紧说,有呀!不过早在“大跃进”时就拆了。他有点感慨,说,善因寺也拆了,天王寺也拆了,将来要恢复重建难啊!

  汪老在踏访回到住处后,接连写了《宋城墙》《蝶园》等七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悦读
   第07版:副刊
   第08版:水利专版
秦观父祖辈小考
陪汪老踏访奎楼
倒闸破圩记
难忘的那个暑假
高邮报副刊07陪汪老踏访奎楼 2019-09-02 2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