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中医,想必很多人都会贴上这样的标签:保守、学究、世故……而在三垛镇,却有一位颠覆常人印象的老中医——冯荣汉。初见冯荣汉,眼前这位75岁的老先生,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大嗓门儿,皮肤保养得特别好。他还一口气做了十几个俯卧撑,让记者瞠目结舌。
两本医书成就“赤脚医生 ”
冯荣汉的父母双亲都是医生,耳濡目染,加上自身的好学善问,渐渐地,他的医术人尽皆知。但是他颇具戏剧色彩的从医之路却鲜为人知。
“文革”时,冯荣汉开始自学中医,1969年作为知青下放农村,开始做起了赤脚医生。有一天,冯荣汉得知镇上有一名叫“卢小仙”的中医,便上门拜师。求学期间,“卢小仙”时常用“有货不怕无卖处、只怕无货站人前”来勉励他。后来,“卢小仙”离开了本地,冯荣汉只好自学中医知识。
自学期间,一册《赵炳南医案集》让冯荣汉了解到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显著效果。于是,冯荣汉从此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中医皮肤科医生。梦想的种子一旦开花,便会成为照亮未来人生的灯塔。在他急需有关中医皮肤科的书籍时,与他父亲有着深厚情谊的秦万章教授送了他自己主编的《皮肤病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两本书。当时没有任何人指导,冯荣汉只有通过反复研读书籍来学习知识。
后来,冯荣汉按照两本书的研究方向,走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道路。在这期间,他也大量购置有关皮肤病的专业方面的书籍和图谱。1978年,经组织推荐,冯荣汉参加了由卫生部和江苏省卫生厅在南京中医学院联合举办的为期一年的“中医内科提高班”进修。在此期间,冯荣汉珍惜每天的上课时间,勤奋刻苦学习,理论知识突飞猛进。
拿到毕业证以后,冯荣汉并不满足,又相继参加了医师资格证的考试、医师执业证书的考试,并加入了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协会组织。1993年,他到三垛医院(现高邮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职直到退休。
成为治疗疑难杂症专业户
从医多年,冯荣汉始终坚持学以致用,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中医经方和家传秘方。同时,他还根据现代疾病谱和人们体质的变化,借古鉴今,治疗各种皮肤病疑难杂症。
1991年,黑龙江的一位患者,因身上长满了“疮”,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寻求医治,始终不见好转,已经一年多没洗过澡了。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网上看到冯荣汉的经历,便远道而来找他求医。冯荣汉检查后,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确诊为皮癣,但由于病人长期服用激素药,皮癣变得又红又硬,像疮一样。冯荣汉为他配了几副中药,这位患者回去用药一个月后,身上的“疮”渐渐愈合,红色也慢慢褪去。
还有一位市区的王女士,全身皮肤溃烂,又疼又痒,三年多没下过床。冯荣汉回忆,初见王女士是在一个大夏天,她把全身都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一年四季只能靠抹药膏缓解疼痛。冯荣汉仅靠一副中药,就解除了她三年多来非人的疾病痛苦。
现在,冯荣汉坐诊的中医馆一开门,就挤满了人。很多病人是在老患者的介绍下特地找来的,还有慕名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专程坐飞机赶过来找他看皮肤病的。当记者问他退休了为什么还要开中医馆时,冯荣汉坦言,自己看病不是为了钱,是想让患者早点远离疾病痛苦,这是一名医生最大的心愿。
一副中药为何有这么大的“威力”?冯荣汉告诉记者,皮癣看似病在表皮,其实病因在血液,病根则在脏腑。心火、肝郁、脾湿、肺热、肾虚,会伤及神志,损伤元气。中医讲肺主气,外合皮毛,肺气失调则皮毛不润;肝藏血,肝阴血不足,则皮肤血燥不荣;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则气血化生乏源,肌肤失养则邪毒入侵而生疮疹。所以,治疗顽固皮肤病必须养肝强肾以补升元气,健脾润肺以滋养皮肤,清除邪毒以退疮消疹,并辅以润燥凉血、活血化瘀之药,使气血畅通,才能解决病根。
老中医的养生之道
对于养生,冯荣汉有三宝:运动、饮食、养心。“不善养生,难为大医”,医者若自身健康堪忧,怎能有高超的医技。冯老说,欲为“大医”者,当善保己身,正养生之心态,究养生之学术,行养生于毕生,同时精求医道,爱己及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冯荣汉有一个独特的锻炼方式:提肛。每天做个三到五次,每次五到十分钟,坚持一年,肺活量、声调、精神状态等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说着,冯老便示范起来,还时不时的问记者,你觉得我现在在干什么,能不能看出来我正在练习“提肛”。看着冯老精神矍铄的样子,记者不禁感慨: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动作”,确实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
对于饮食,冯老说:“饮食要细嚼慢咽,多吃有机食物和粗粮,要吃时令蔬果,讲究均衡营养,食物搭配必不可少,但饮食也要有节制,七八分饱就行。冯老还尤其提到要多喝粥,并引用了陆游的养生名言“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但冯老熬粥有一套自己的“功夫”:用砂锅炖粥,小火慢慢熬,可以加薏仁、百合、山药、枸杞、小米、红米、芝麻等,每顿食材都可以不相同。
闲来无事的时候,冯荣汉便会拿起毛笔练字,至今练习的纸张叠加起来有三层楼高。“练字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我一得空就拿起毛笔写字。”对于“养心”,冯老说:练字讲究静心,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宁,心虚则神浮,心安则神全,有利于身体健康;生活中,要少一点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欲望。如此,“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方能真正体会养生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