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司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以市场为核心,紧紧围绕“三大创新”主线,不断加大智能化改造、品牌化建设、信息化提升、资本化扩张,转型升级新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目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狠抓路径创新,积蓄发展后劲
低成本并购,迅速扩张规模。2014年,投资7000万元,并购一家公司,利用技术储备进行产品升级,新增FPC柔性线路板项目6万平米,新增销售1.6亿元、利润2600万元;2015年,再接再厉,投资1800万元,收购另一家公司的土地和厂房,生产自主研发的“带背光的柔性线路板集成化模组(TBM)”,新增产能50万片、销售5000万元、利润800万元。智能化改造,实现产业升级。不断加大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技改投入,提升产业水平。2015到2016年,共完成技改投入6900万元,占销售总额的10.7%,其中智能制造投资3900万元,占技改总投入的56.5%,全面提升了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使整体产能提升30%、产品良率提升10%、人均产值提升15%。个性化定制,扩大市场份额。坚持一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从单纯的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转型,有效扩大了市场份额,强化生产制造型服务,做到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公司就研发、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先后为客户定制了海上平台、极地科考、井下掘进等特种柔性线路板。同时,正在研发军民融合智能可穿戴产品。
狠抓技术创新,增强竞争能力
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巩固创新平台。公司先后建立并获批了“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柔性印制线路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柔性线路板示范智能车间”,完善企业技术研发体系,构建层次分明且相互衔接的长、中、短期研发体系,形成市场、营销、生产、科研相互协调的运作机制。加强产学研联建设,增强支撑力量。先后与四川大学、苏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攻关,先后成功研发了抗“三高”(高温、高湿、高盐)的热溶胶,结构严密、轻量便携的“带背光的柔性线路板集成化模组(TBM)”。加强知识产权建设,提升发明水平。公司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配备了专业人员,下发了《关于鼓励员工职务发明的规定》,明确了激励机制和管理体系。现有授权、受理专利96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8项、国家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项,注册商标7项,其中国际商标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带背光的柔性线路板集成化模组(TBM)的研发及产业化”获得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狠抓资本创新,进军资本市场
2015年3月,公司引入3家PE,融资5000万元,进行股份制改制,2017年7月份成功报会,现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准确定位。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评价企业优势劣势,找准定位,在清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上市的目的、意义、措施和步骤。完善制度。通过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关系,规范企业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业绩。调整经营范围,选择主营业务,并强化其经营,保证每年销售和利润增长30%以上。规范财务。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严格规范财务行为,使其符合上市要求。整合人力。公司依法依规建立以股权为核心的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人才,融合和默契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员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