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一)顺利完成股权划转。2017年实际划入市国投公司名下的企业14家,股权35911.2万元,其中:由国投公司实质性管理运作5家,股权21795万元;其余9家企业由于人员和性质与原主管部门密切相关,仍由市国资委授权部门管理。
(二)积极开展“投贷联动”试点。为进一步优化产业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与南京银行合作开展“投贷联动”试点。11月6日举办高邮市中小企业“鑫伙伴10强”暨“投贷联动”评选活动,对入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以债权或股权的形式投入,以扶持企业上市为最终目标,同时对入选“鑫伙伴”10强企业给予“金融实业贷”、“企业发展资金”等政策性优惠,助推市内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全面搭建业务工作平台。一是取得基金管理人资质。国投公司控股90%设立基金管理人江苏邮城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5月3日工商注册成功,9月7日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基金管理人资质备案工作。私募资金管理人资质的取得,为合法开展基金募集、管理和投资运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二是控股东方邮都担保公司在划转东方邮都担保有限公司31%国有股权的基础上,通过淘宝司法拍卖平台以777万元拍得高邮华兴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持有的17%股权,通过政府采购平台收购扬州市金宏食品有限公司持有的3%股权,使国有股权达51%,实现实际控股东方邮都担保有限公司。东方邮都担保有限公司持有的融资担保业务资质为国投公司拓展相关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出资成立全资子公司高邮市兴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市域内低效(不良)资产的收购与处置工作。为确保该项工作及早启动和规范运作,在充分调研论证、吸纳相关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会同国资委共同拟定《高邮市低效资产收购处置暂行办法》,并以市政府办的名义出台该办法,为资产收购处置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四)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强化社会服务能力。一是选拔人才坚持公开择优选聘,做到唯才是举。二是培养人才注重效果,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三是引进人才注重人岗相适,激发创新活力。四是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用其所长。目前,国投公司现有人员12人,其中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2人,各类专业人才9人(其中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2人、有基金从业资格的9人)。
(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对项目投资、风控、财务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与严格把控,陆续制定《内设机构与工作职责》、《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人事办公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在此基础上,还研究制定《市国投公司参股控股企业管理制度》,对现有国有参股控股企业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业务篇
(一)企业发展资金业务。资金规模1亿元,全年为104家企业提供239笔企业发展资金,使用发展专项金额18.1亿元,转贷资金19.9亿元,为企业节约资金成本约 1500万元。
(二)金融实业贷业务。合作银行10家,资金池规模1.2亿元,全年为101家企业提供108笔金融实业贷,实际发放新增贷款额度36040万元,资金成本全部在5.7%以内。
(三)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与南京银行、江苏银行、中国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政府类应收账款保理业务。2017年共签定应收账款保理业务3.15亿,实现营业收入461万元。
(四)基金设立及投资业务。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聚集放大作用,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共同注资设立各类基金。2017年由国投公司引进设立的基金共8只,分别是市场化运作的苏中基金、天使基金、尚颀基金、盂城基金,以及国投自行管理的直投基金、湖西基金、兴东基金、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基金。8只基金总规模32.24亿元,其中:国投认缴出资6.22亿、社会资本认缴出资3.08亿、银行认缴出资14.6亿、其他资本认缴出资8.34亿。通过“股权+债权”的形式,公司及基金共投资各类项目10个,直接投资金额为2.4亿元,其中:承接海翔药业持有的日兴生物股份1800万元;投资苏州宝优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股权3000万;投资星浪光学股权500万元;投资扬州林禾科技创新园项目建设3000万元;投资恒通照明、金飞达、康正生物、永嘉等多家企业债权1.57亿元。同时,还带动金融机构对金奥、豪纬交通等项目投入资金达1.4亿元。这些资金投入助推了企业发展和项目落户,进一步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展望篇
(一)继续壮大基金规模。在现有基金规模基础上,继续引进和设立基金,做大规模;切实做好国投嘉和、国投裕丰等新基金的募集与设立工作,配合高新区做好碧鸿基金的引进与落地工作。
(二)助推项目投资落地。以基金为载体,全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工业企业基本建设基金,支持我市招商引资企业和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三)开展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工作。依据《高邮市低效资产收购处置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全面启动我市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工作,帮助银行降低不良率,提升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投放贷款的积极性。
(四)研究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化解企业发展中设备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