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身心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捂适度 百病绕道
  民间有句养生俗语:“春捂秋冻,百病难碰。”此话来自长年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科学道理,但“春捂”也要讲究方法。

  老幼病弱捂“阳气”

  “春捂”要恰当为之。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老幼病弱者尤其要做好春捂而固护阳气,“阳气若强千年健”是也。“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季节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子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降低,给人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来个突然袭击,会使其措手不及,难于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同时进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乍暖还寒捂“首足”

  初春气温有点怪,不脱衣服有点热,脱点衣服有点冷。早春天气刚刚转暖,有些人便早早地脱掉冬装,换上轻便漂亮的春装。专家认为,民间的传统习惯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春捂不能忽视。

  对于春捂,养生专家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保暖适当捂莫过

  “有一种冷,叫父母认为冷。”生怕孩子着凉生病,父母们经常让孩子穿着臃肿的衣服在户外活动。年轻爸妈们更是用小棉被,把婴幼儿捂得严严实实。医生提醒父母,“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

  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气温逐渐回升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一般来说,春季可以让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要适当厚一点。

  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因此在增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由于孩子好动易出汗,更不要捂得太多,出汗后骤减衣服很容易受凉感冒。要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适应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身心健康
   第08版:专版
警惕免疫力下降 膳食医生开出食疗处方
白天补觉?这六种做法伤睡眠
身心健康
专家教你如何“管住嘴 迈开腿”
春捂适度 百病绕道
高邮报身心健康07春捂适度 百病绕道 2017-03-23 2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