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连元:曙光的“郑能量”学习的“好榜样”
  要问高邮的地标建筑是什么?不少人都知道,是曙光公司118.8米高的立塔。在高邮,曙光公司是当之无愧的电线电缆行业的标杆。而曙光公司董事长、省劳动模范郑连元以他的勇于奋斗、诚实创业、敢于创新、以人为本,成为我市企业家中的“标杆”,向社会传递着独特的“郑能量”。

  务实创业,艰苦奋斗本色永不褪色

  曙光公司创办于1985年,今年是曙光公司建厂30周年。30年前,郑连元和几个合伙人怀揣不到3000元的现金,在菱塘回族乡菱塘村老村部开办了一个作坊式小电缆厂。30年后,曙光公司已成为自有净资产7.8亿元、员工近800人的现代化企业,连续多年位于我市单个工业企业纳税前列。

  创业艰难,唯有勤俭持家。创业起初,为节省费用,郑连元起早贪黑,在外奔波,常坐夜班车省下住宿费,白天到供销单位谈生意;为洽谈重要业务,他曾下雨天徒步十几公里上门拜访客户……

  如今家大业大,年龄已近60的郑连元完全可以过着很舒适的日子。然而,他艰苦奋斗、务实创业的本色始终不变。郑连元每年出差不少于6个月,每天工作都要在12个小时以上,整天是腿不住、手不住、嘴不住,被员工戏称为“三不住的老板”。每次出差归来,哪怕是半夜三更,他不是进家门休息,也不是到办公室喝口热茶,而是直接到车间转转,看到厂里平稳运行,他心里才会踏实。

  每逢重大项目上马、重要设备安装,郑连元肯定是第一时间坐镇现场,亲自指挥调度。每逢大设备大物件的采购,郑连元常常亲自出马,货比三家,能少花钱尽量少花钱。

  坚守实业,专注实干成就卓越品牌

  市场经济,诱惑多多;大浪淘沙,几番沉浮。而郑连元始终带领曙光坚守实体经济、坚守电缆行业,以创新引领发展,曙光电缆用到了青奥会场馆、长江三峡、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在去年全国电线电缆行业年度大会上,曙光公司竞争力在全国近万家电线电缆企业中排名第26位。

  1997年,曙光公司销售突破亿元大关。1998年,郑连元果断决策,上马35KV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投资6000万元从国外引进一条最先进的生产线。这是曙光第一次向上报批立项引进项目、第一次向国外购买大型先进设备。次年,公司销售就突破了2亿元。

  此后,每年曙光的技改投入都不少于2000万元,公司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2006年,曙光成为我市首家销售超过10亿元的企业。然而,郑连元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庆祝大会倒成为了誓师大会:建设新厂区,上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压电缆项目。

  2007年开始,曙光公司一次性征地310多亩,先后投资6亿多元,实施了500KV超高压电缆项目,用了4年多时间,建设了曙光新厂区。专注成就卓越,如今的新曙光设备性能先进,电缆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更是领先于同行,拥有最先进的高压、超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8条、导体绞合生产线2条和全套检测设备。2014年,公司销售将近20亿元,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诚行天下,以人为本引得群贤毕至

  “企业管理,人才是核心,队伍是关键。”郑连元始终坚持这样的企业经营理念。在曙光,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备受尊重。2002年,在企业发展资金并不充足的情况下,曙光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建造了“人才楼”,凡是愿意为曙光出力的专家,可无偿得到一套设施齐全的商品房,凡是来曙光工作的外籍大学生可以免费入住公司“人才楼”。

  2007年,为了开发超高压电缆,郑连元瞄准东北一位电缆业技术精英,他四顾茅庐,为专家提前支付200万元生活安置费,又亲自为专家在扬州安排了一套住房、配备了一辆奔驰轿车,最终,这位专家被他的诚心、真心、热心和耐心打动了,毅然来到了曙光,加盟了曙光。

  正是郑连元的人才理念,使得曙光公司群英荟萃。2008年,曙光公司成立了劳模团队创新工作室,目前已有成员10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甘于吃苦、体现本色,敢于创新、凸显个性,乐于奉献、彰显风采,如同一面面旗帜,引领着广大职工,推动着曙光向前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郑连元爱惜的不单是人才,每一个在曙光工作的员工,他都非常关心,用郑连元的话说:“进了曙光门,就是曙光人!”曙光公司是高邮第一家为全员100%交纳“五险一金”的企业;每年采用职工技能比武的方式来定工资级别,鼓励员工学习提高技能、提升素质。为培养本土人才,公司花了70万元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共建远程教育大专班,经过三年学习,107名职工于去年夏天顺利毕业。在郑连元的倡导下,曙光公司设立了“曙光奖学金”,只要是曙光职工子女考上大学,每生可获得6000至2万元不等的“曙光奖学金”,截止目前,曙光奖学金共发放了120多万元。

  别看郑总平日里花钱精打细算,甚至有些抠门,但该花的钱从来一分不省。员工家里有个什么事,他带头捐款,如公司一位驾驶员的小孩得了早期白血病,郑连元个人捐款1万元;公司一名中层干部罹患癌症,医生已宣布他“死亡”,但郑连元始终不放弃,四处帮忙找良医,硬是把他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社会上有需要资助的,他便慷慨解囊。菱塘实施全乡“饮水工程”建设,公司出资50万元支持管道铺设;实施“通达工程”,他一下子拿出30万元;中心小学易地重建、中心初中改建,公司捐款50多万元。多年来,郑连元及曙光公司已累计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资金多达上千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4版:综合新闻
为服务“四城同创”、建设美丽高邮作出新贡献
郑连元:曙光的“郑能量”学习的“好榜样”
马坤松:科技创新抢占市场 以人为本凝聚人心
师永生:甘洒热血写青春
戴大喜:“下海”做虾农共奔“康庄”道
高邮报专版02郑连元:曙光的“郑能量”学习的“好榜样” 2015-04-29 2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