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适应新常态 集聚新能量~~~
适应新常态 集聚新能量~~~
适应新常态 集聚新能量~~~
适应新常态 集聚新能量~~~
适应新常态 集聚新能量~~~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应新常态 集聚新能量
为服务“四城同创”、建设美丽高邮作出新贡献
  □高邮市总工会

  一、围绕中心,履职尽责,全市工会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以来,特别是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市工会工作在市委和扬州市总工会领导下,围绕“聚力改革创新、服务融合发展”主题,紧咬“全省争一流、扬州争领先、高邮争进位”目标,全力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积极投身深化改革创新、美丽高邮建设,全市工会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表彰。

  1、以服务发展为主线,在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建设美丽高邮上取得了新成效。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工会工作的第一要务,自觉找准工会工作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服务职工的结合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建功立业活动。务实推进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围绕“六比一创”要求,推进经济保障房等4项竞赛项目,指导推进乡镇(园区)、系统工会参与当地建设项目21项。举办了车工等本市级技能竞赛6项,参赛职工543人;乡镇(园区)、系统(产业)工会及所属重点企业举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38场,参赛职工2285人。承办扬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1项,参加扬州混凝土搅拌车驾驶员等技能竞赛4项,参赛选手115人。深入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和“双十佳”评选。按照“六型班组”建设标准,着力抓好航天水力公司等班组建设,选树表彰“高邮市工人先锋号”33个,获得“省工人先锋号”2个、“扬州市工人先锋号”9个。举办班组长培训5场,参训432人。联合市人社局组织开展“十佳首席员工”、“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召开全市命名表彰大会,营造了推进创新、提升服务、促进发展的氛围。积极引导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和节能减排。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月活动,发动职工为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创新发展献计策,全市600多家企业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106条,实施后为企业创造或节约价值近亿元。在华富等规模企业开展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专项合理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向省总推荐优秀合理化建议项目3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2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编辑出版《劳模风采》丛书,召开《劳动风采》首发式暨劳模座谈会,发放《劳模风采》丛书逾千册。组织开展劳模精神“四进”活动,举办劳模事迹宣讲20多场次。推荐评选表彰扬州市劳模7名、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1个、省、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3名。强化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教育。联合市安监局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和推行“1+3”安全监控体系,指导企业签订《劳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430份。

  2、以构建和谐为目标,在强化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取得了新成效。去年以来,市总工会努力做实民主管理基础工作,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劳资和谐关系创建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夯实民主管理基础。开展“春冬季要约行动”,举办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谈判员培训班,选树先行点32家,50人以上建会企业签订工资协议512家。推行职工代表竞选制度,承办扬州市职工代表竞选现场观摩会。提高职工保障质态。加强乡镇(园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为职工提供就业、法律、生活等服务。联合市人社局开展职业介绍与技能培训,举办劳动力市场交流活动4次,993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乡镇(园区)工会培训农民工2600人;市总工会救助特困职工和困难职工(农民工)223人105万元,乡镇(园区)工会救助困难农民工1312人190万元。设立困难职工慈善基金,救助患重病困难职工(农民工)102人20.4万元。举行“金秋助学”助学金发放仪式,救助特困职工子女44名。筹集资金80多万元,救助城区特困职工124人、乡镇患大病农民工67人。加强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推动市、镇、企三级工会开展“送法”活动,将《一办法七条例》等法律法规送到基层。坚持开展‘12351’职工维权周系列活动。继续实施企业工资支付“三色”监测预警行动。成立乡镇(园区)法律援助站,为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联合市人社等部门对乡镇(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安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积极做好女职工工作。开展“双争”活动,表彰“五一巾帼标兵岗”31个、“五一巾帼标兵”30名。新组建女职工委员会75家,改选112家。287家企业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举办“庆‘三八’、架金桥、春风送岗位”女性专场招聘会。开展“三送”关爱行动,走访慰问单亲特困女职工30人。

  3、以固本强基为根本,在夯实基层基础、促进自身建设上取得了新成效。市总工会始终把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工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务实做好工会组建改选。以“工会组建改选集中月”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工共建”,新建基层工会组织355家;发展工会会员1.13万人,推行工会主席直选245家,工会改选198家。圆满完成市镇(乡)工会换届。召开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成立乡镇(园区)总工会9个;4个乡镇完成换届选举;推进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升乡镇(园区)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基层工会建设。开展“职工之家”、“双争”以及“活力基层工会”创建活动。表彰高邮市“活力基层工会”90家;获得扬州市“活力基层工会”41家,市总工会获得扬州市“活力基层工会”优秀组织奖。召开“模范职工之家”创建现场观摩推进会,总结推广汤庄镇总工会建设经验做法。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工会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自觉性,严格执行中央、省委、扬州市委和高邮市委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建立《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制度》等工作机制,制定《高邮市工会干部行为规范》,提升了工会干部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水平。

  二、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工会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出台了多项指导政策,赋予工会组织新的任务和使命,给工会带来重大机遇和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全市各级工会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服务全市大局,推进建功立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的“适应新常态、激发新动力、把握新机遇,为‘十二五’发展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的要求,为全市经济发展建功立业。围绕全市实施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继续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劳动竞赛活动;深化“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加强“六型”班组建设,鼓励职工岗位创造、岗位成才。深化劳模精神“四进”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劳模。巩固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成果,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贯彻实施《江苏省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创建企业劳动保护工作合格、示范工会”活动。做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维护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健康权益。

  2、加强宣传引导,提升职工素质。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推进依法治市的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法治高邮建设上来,培养和提高职工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加强职工道德讲堂建设,组织开展“寻找最美职工”、“文明职工”等推荐评选活动。重视发挥“职工书屋”作用,不断深化“书香企业”建设,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提升职工艺术团建设水平,打造富有特色的文艺节目,送文艺到基层、到企业、到工地。全面推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培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新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打造一支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职工队伍。

  3、强化民主管理,促进和谐创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丰富和创新民主管理形式。开展企务公开、职代会建制专项行动,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务实开展“春冬季要约行动”,全力维护职工劳动报酬权益。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推动健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贯彻省总《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联合市人社部门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工时工价、劳动条件、职业健康等进行专项检查,加大农民工权益维护力度。贯彻《扬州市女职工素质提升“五个一”工程实施意见》,在女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权益维护、职业技能培训等教育活动,加快复合型女职工技术人才的培养,引导女职工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中建功立业。

  4、突出普惠帮扶,建好“职工之家”。各级工会要切实转变帮扶服务理念,服务思路要由“节点帮扶”向“日常帮扶”转变,服务对象要由“困难职工”向“全体职工”转变,探索建立职工“会员服务卡”机制。按照“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思路,不断规范完善乡镇(园区)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规模企业建立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对在职职工开展医疗救助、心理关爱、法律援助等帮扶活动。推行建立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互济会。建立职工维权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完善职工法律援助制度,突出做好困难职工权益受侵害案件的援助工作。

  5、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自身建设。以“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为契机,依靠党委带动、部门联动、服务推动,加强分散在各乡镇(园区)、街道和社区的小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的建立。主动争取党政支持,强化建会的群众基础,坚持组建与规范并重,提升新建工会质量。加强会员发展和会籍管理工作,注重对职工入会的宣传发动,逐步推动会员实名制管理。深入开展“职工之家”、“活力基层工会”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乡镇(园区)总工会建设内涵。巩固提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工会干部政治纪律教育,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等活动,提升工会干部贴心服务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4版:综合新闻
为服务“四城同创”、建设美丽高邮作出新贡献
郑连元:曙光的“郑能量”学习的“好榜样”
马坤松:科技创新抢占市场 以人为本凝聚人心
师永生:甘洒热血写青春
戴大喜:“下海”做虾农共奔“康庄”道
高邮报专版02为服务“四城同创”、建设美丽高邮作出新贡献 2015-04-29 2 2015年04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