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施企业上市工程。以国家“新三板”扩容为契机,超前启动,及早谋划,迅速推动企业进军“新三板”,打开直接融资通道,当年力争3-5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启动“重点企业上台阶工程”、“小微企业进规模工程”两个行动计划,确定100家培育对象,明确扶持举措,推动开票和纳税较多的重点企业上台阶,小微企业进规模。
3、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在已获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中择优打造典型示范,引领全市企业技术中心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节能减排等提供支撑。
4、实施节能降耗工程。推进能源利用升级,加快建设集中供热、集中供气以及管道天然气等基础工程,积极发展天然气发电、光伏发电、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推进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能高新技术和产品,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促进电机等主要耗能设备加速升级。
5、实施“两化”融合工程。以电子商务和企业CIO(首席信息主管)制度为着力点,在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统筹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企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制造绿色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和服务定制化。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围绕传统产业,引导鼓励企业主辅分离。强化市内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宣传,深化软件服务业招商。
6、实施园区提升工程。落实《关于促进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整合提升特色发展的意见》,区分重点发展型、特色发展型、优化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分类打造乡镇工业集中区。以规划为龙头,明确各园区发展规模、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积极创新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发展机制,明确要素和财税扶持政策,促进园区集聚节约发展。
7、实施项目建设工程。抓增量,挖存量,双管齐下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拉长增粗产业链的思路,积极包装项目,强化推介,开展招引,力争5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取得新突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激活现有企业内生动力,加速转型升级,将“工业技改投入增幅”、“技改项目实施数”纳入指标体系,确立工作导向。
8、实施政策激励工程。按照“支持目标清、激励力度大、引领作用强”的思路,修订现有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创新创优的支持力度,综合推进工业四大基本产业健康发展。
9、实施服务企业工程。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全力从银企对接、项目申报、节能改造、科技创新、两化融合、政策宣讲等方面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完善问题落实机制,部门职能事项,迅速办;非部门职能事项,协调办。
10、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按照五型机关建设的要求,实施干部继续教育和培训,持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从完善工作制度着手,规范行政行为,塑造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