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大力挖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土地流转难度大、价格高,资金瓶颈制约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各种风险难以回避等问题。就大力推进家庭农场建设,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快推进确权发证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议尽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
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捆绑利用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建设等各项农业建设项目,加快流转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家庭农场提供良好的农业设施基础。
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继续发展机耕、机插、机收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户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卡脖子”服务项目。
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目前要以现有的土地流转平台及“三资”信息平台为基础,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
加大培训力度,做好人才培养。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落实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补贴政策。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这一政策可以以县为单位,把今年中央和省新增的农业补贴全部单列出来,用于补贴上述对象,其他农民的补贴仍按照去年的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