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生活的诗情。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在物质生活需求改善的同时更为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诗意的栖居”成为广大市民生活的新标向,诗词创作也逐步由象牙塔式的精英文化嬗变为日常化与大众化的平民追求。遍观这次征集的诗词作品,从乡村诗人的吟诵,到城市社区的诗社,从牙牙学语的儿童,到公务繁忙的公务人员,诗词文化从区域、行业、年龄等多个层面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不同身份的诗人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生活的诗情画意。“诗词生活化,生活诗词化”成为当下文化生活的新特征。更令人欣慰的是,古典诗词吟诵与创作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古典诗词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许多在校的青年甚至是少年儿童的参与,为古典诗词传诵与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也注定因为诗词的熏陶而拥有诗意的生活和人生。
展示城市的诗意。一部《古代诗词咏高邮》收录了历代诗人吟咏高邮的数千首诗词作品。文游台上,四贤聚首风流千古;界首驿边,历朝文人流连吟哦;西楼之畔,一阕散曲名扬天下;甓社湖上,康乾二帝悲悯苍生……诗词文化已成为我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许多诗词名篇见证了城市的兴衰沉浮,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成为城市永久的记忆和名片。近年来,全市诗词组织和众多的诗词创作者勤奋工作,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市诗词学会,临泽镇、界首镇、三垛镇、菱塘回族乡等乡镇以及各中小学组建的诗词组织立足实际,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其中芦花诗社成为全国普及少儿诗词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涌现出蔡建、陈春啸、崔开元、赵福林、蒋成忠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发表、出版诗词作品数量多、质量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可以说,古典诗词创作培养了高邮人独特的人文品格,也铸就了高邮风雅诗意的城市品格。
培育时代的诗韵。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传统的诗词创作只是一种形式,如何“旧瓶装新酒”让古典诗词发扬光大,成为文艺创作的崭新课题。让古典诗词具有时代性,用风雅的方式歌颂时代发展成为文艺工作者新追求。我们欣喜地看到,高邮的文艺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利用优秀诗词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以爱国爱家、守望相助、重情守义等为内容的诗词传诵与创作活动,有助于继承优秀文化,激发思想活力,推动文明进步,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续写盂城古韵,共奏时代强音。我们有理由相信高邮的古典诗词创作者能够站在古典的高峰上极目远眺,并能心怀高远、踏实前行,铸造属于高邮诗词创作新辉煌,为生活抒情、为城市放歌、为时代立言,将高邮打造成为光彩夺目的苏中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