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煦暖的春风,我又一次回到离别多日的家乡———古镇临泽。
刚到镇口,路边一块巨石兀立,上有“生态临泽”四个鲜红大字,看得人心暖。沿着古镇的母亲河——子婴河向前,两岸是一律的水泥驳坡,显出河道的工整洁净。岸边布满各种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千红万紫,正是冬眠初醒,满眼是坚劲向上的嫩芽,那生机,那精神,很让人联想到朝气蓬勃的内蕴。岸边一方亭,八角高挑,庄重沉稳,古朴厚重。又有一段红色长廊,静静卧于绿草之中。内中有几个衣着光鲜的女子摆出POSE拍照,想是留住青春,留住灿烂。她们用镜头取景,倒又成了路边行人视线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景致。走了一段,又见两座方亭,在彩虹般的大桥桥头,左右相守。桥头两边各有一组山羊雕像。几只山羊高低参差,造型别致,让人联想到三阳开泰的临泽特产——汤羊。当下汤羊已下市,该是品尝“大陆”春卷、孙记卤菜熏烧和小李插酥烧饼的季节了。家乡的美食让游子总是牵肠挂肚。
一路走来,一路美景,不觉到了“水岸名苑”居民小区。水岸名苑是一块占地5万多平方的小区,三排五层楼的楼群由南往北整齐排列。小区大门是造型很别致很前卫的建筑,显示出不同凡响的个性。平坦的柏油路把每一户小区居民送到相应楼道口。小区最引人的是迎门的一处公共广场,广场的东面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假山,叠石皆为珍贵的太湖石,有“瘦、透、漏”的神韵。有喷泉从上垂下,鼓动起下面的木制水车,山色立马显得灵动起来。环绕广场的是一弯碧清的池水,水底是现代喷泉。节假日里,喷泉涌动,哗哗有声。广场的南北两边各有一亭,一时尚,一古朴。沿北面八角凉亭向东是一长廊。廊曲折有致,檐口有漆画图案,颇富民族特色。回廊里有长条坐凳,供小区人休憩赏景。建筑之外皆为草坪,绿色中偶有一假山石小品立于路边,山石怪异,让人产生遐想。与山石相伴的是各式鲜活的植物,芭蕉摇着阔大的叶子,尽显潇洒,紫荆、夹竹桃开着满树的紫花白花,绽放出富贵。最显眼的是六棵香樟,树干粗如盆口,显出壮硕,满树绿叶摇曳生姿。流连于广场之上,所有人都赞叹,这个小区可与城区的任何一小区较劲,就是那北京南京,又如何?
正在建设的“幸福豪庭”是中国建筑五百强之一的“幸福联盟”的杰作,一个建筑面积达10万平米的小区。小区欧式建筑,显出别一番风味。在建的有一座地标式建筑———幸福大厦。大厦13层,集星级酒店、商务会所、休闲公园、商业广场、大型超市、主体商业街为一体。这里将形成临泽一个一站式高端小都市。
紧邻“幸福豪庭”的是占地7000平方的菱川文化广场。广场小而精致,显出临泽人珍惜土地的情结。广场上,耳目所接,皆是地域特色文化。尤为显眼的是地面上的“时光隧道”,让人在流连间了解到临泽古镇的历史变迁和大事名人。
一路向前,经过熟悉的街道,到了文化站。站上很热闹,一帮退休的女子正在唱淮剧。另一边又在排练文艺节目。记得前年的方言快板《劝君莫赌钱》广受好评,还被调到城上来公演,古镇人真是多有文艺细胞。镇上最出彩的民俗文艺节目当数踩高跷,曾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并捧回一奖,现在镇上又把这门技艺在小学生中传授,好让临泽高跷薪火相传,走得更远。置身在这歌声里,人就多有笑脸,少有忧愁,家乡人真活得有质量。
出来又前行,看见广场上有一群女子在跳舞,领舞的是我的学生“沙妹子”。她一袭黑衣,衬出佼好的身材,我记得她以前是麻将场上的“硬腿”,笑问她怎忍心割爱,她笑道:打牌老输钱,又弄得坏心情,不如唱歌跳舞。唱歌开心,跳舞快乐,强身健体,活得有滋味,也不辜负政府为老百姓修建的一处处花园似的广场。她还悄悄告诉我,最近几个要好的姐妹,筹资买了时尚水鼓,业余玩玩。“张老师,以后有什么比赛告诉我们。我们也去秀一把,为咱临泽争光。”
一路走我一路赞叹临泽建设的脚步,同行镇政府负责人告诉我,镇上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正围绕建设文化临泽、美丽高邮抓几件大事。他还说,现在人民物质生活富裕了,更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政府正是在这方面努力,争取人民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
离开临泽正是红霞满天的傍晚,一种为故乡骄傲的情绪油然而生。以前都说“三世修个镇,七世修个城”,今天城市和集镇还有什么区别呢?大家都是好日子,真要感谢春天般的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