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窗口
  □姚正安

  无工不富,是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市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发展观念和奋斗目标。在工业强市、工业富民的道路上,我市有过艰难摸索,呈现短暂辉煌,有过分块突围,痛苦裂变,有过拼政策、拼环境的无奈付出,现在终于化蛹成蝶,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仍处在后危机时代的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八百亿元。 

  透过经济开发区和城南经济新区这两扇窗口,完全可以了解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态势,以及为发展壮大工业经济而作出的种种探索和努力。 

  做强载体,做优服务,做美环境,做好民生,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按照这样的发展理念,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举全市之力,推进经济开发区超常规发展。经过几轮的优化调整,充分依托区位优势,经济开发区“南城北厂东市西港”的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产城互动、产城融动的发展局面正在打开。 

  走进经济开发区,纵横交错宽阔整洁的道路,显示出大气魄;错落有致宽敞明亮的厂房,显示出大氛围;格调明快规划合理的安置小区,显示出大和谐;特别是设计精巧花木葱茏的景观带,显现出大境界。一位老开发区人说,几天不到开发区走走,就会迷路。还有一位外来投资商感叹,想不到高邮经济开发区这么美,美得像一座大花园,在这里投资确实是生产顺心,生活安心,休闲舒心。你到经济开发区看看,就能感到这不是溢美之词。 

  付出终有回报。几年的励精图治,几年的卧薪尝胆,几年的不懈奋斗,换来了商家的赞誉,换来了重大项目的涌入,也换来了包括电池工业园在内的若干个省市第一。康博多晶硅是当年扬州市投资体量最大的高科技项目,航天水力、中信戴卡汽车轮毂项目的投产建设实现了央企、世界500强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零的突破,秦邮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成的一期工程,于去年底投产,其产值是每两天诞生一家规模以上企业,投资30亿元的二期工程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一旦建成投产,将年产500万吨特种钢材,百亿企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仅2012年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就超过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 

  对于这样的业绩,市委常委、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汤学仁并不满足,他说:“面对南北竞相发展的逼人形势,高邮经济开发区别无选择,只有负重争先,克难求进,追赶沿江,实现弯道超越,才能真正领跑高邮工业经济。”并表示,项目是发展之源,财力之本,项目建设大突破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大飞跃,必须抓项目,抓大项目,2013年努力实现“155”的项目建设目标,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招引50个成长性高科技项目落户。 

  高邮经济开发区正沿着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先行区、加快发展的动力区、重大项目推进区的道路前进。 

  沿着珠光路向南,穿过高邮镇工业园区,就来到了城南经济新区。 

  城南经济新区,所以言新,要之有三。 

  一是建区的时间短。城南经济新区的前身是鸭业园区,到今年满打满算才十年,不能不说是新面孔、新成员。就是这短短的十年,城南经济新区人从零起步,勇于担当,敢于开拓,在28平方公里狭小的空间里,创造了不凡的业绩。2012年,实现工业产值63亿元、财政收入1.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万元,连续三年跻身全市综合考评标兵行列,进入扬州市“十强工业集中区”。 

  二是发展思路新。突破同质竞争、低价比拼的怪圈,坚持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项目招引建设上突出新、精、特,与经济开发区呈南北呼应、优势互补之势,先后引进140多家企业落户,其中不乏吉信远望船舶设备、北方动力机械、亿泰纺织、鑫东方户外用品、艾力克储能等重大高新项目。目前正在推进的由加拿大皇家投资公司建设的智慧大厦项目,集科技研发─成果孵化─产业集聚为一体,对推动信息、软件、设计、动漫产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规划面积2600亩的物流园中的泰达广场、吉信大厦、天赐物流、汽车4S店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三是工作机制新。人是发展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城南经济新区领导班子秉持以实绩论英雄,以贡献行奖惩,以能力定岗位,以制度强管理的人才观,重用了一批作风过硬、品德优良、敬业爱岗的管理人才、引进了一批善于思考、乐于创新、技能超群的经营科技人才,他们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管理服务、科技研发、产品创新等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城南经济新区的形象塑造、提档升级、科技创新、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城南经济新区和经济开发区一样,处处洋溢着“三创三先”的浓郁氛围,“八纵五横”的路网框架,科学合理的功能划分,外联内合的组织体系,高雅别致的环境建设,让人感受到,一个“产业新城、城市新区”正在崛起。 

  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但新的相对于旧的,少了很多束缚、制约和羁绊,只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敢想敢做,务实肯干,一张白纸上就一定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城南经济新区的成功实践作出了充分有力的证明。 

  站在经济开发区和城南经济新区的窗前极目远望,我市的工业经济早已告别“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以及“归大堆、摊大饼”的粗放发展时代,代之以集约发展、链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菱塘的电线电缆、郭集送桥的照明器具、天山的汽车配件、三垛的纺织服装、卸甲的电动工具、汤庄的液压机械、临泽的鞋业等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正在茁壮成长,高邮镇作为城关镇,得天时地利,产业特色更为明显。 

  更感欣慰的是,多数乡镇,主动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不再吊在工业经济一棵树上,而是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用工业的理念大力发展农业和服务业,车逻的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马棚的生态休闲、临泽的低碳循环农业园、界首的芦苇荡湿地公园、横泾的菌业、甘垛的葡萄园、龙虬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八桥的南湖度假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等数十个高效规模园区蓬勃兴起,彰显了地域特色,实现了多元发展。 

  这就是高邮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进程中率先崛起的底气所在,实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10版:文游台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美丽高邮城乡行”采风作品选登(一)
窗口
春到古镇处处新
春风十里秦家垛
三月初三神居山
龙虬庄的前世今生
高邮报专版05窗口 2013-04-15 2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